[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1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观整个北方,擅长恢复擅长休养生息的人才都在荀氏这边,要加入吗兄弟?
  他们可不是陌生人,麹义麹将军之前没少夸张将军武艺高强脑子还好使,就算他们从来没见过那也是熟悉的老朋友。
  麹将军已经身体力行证明跟着荀氏混有前途,张将军不考虑考虑?
  还有张将军身边的同僚,同样是武将,他们看着麹将军在并州大杀四方军功等身真的不心动吗?
  张郃很心动,他可以肯定他身边的同僚也都很心动,但是心动归心动,天上不会掉金子,主动送上门的好事儿大概率有坑。
  袁本初死后冀州究竟归谁还没定下来,他们只听新上任的冀州牧的命令,其他谁来都不听不听不听。
  上头的争权夺利不要牵扯到下面的人,给他们留条活路吧。
  ……
  一场秋雨一场寒,再过不久北方的河道就会开始结冰,就算很想亲眼看到他们家奉孝叔成亲,荀晔也还是准备妥当之后便出发去青州。
  奉孝叔说的对,人在不在不重要,贺礼留下就行。
  赴任是头等大事,寒冬马上就到,青州百姓在等着他们拯救,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荀牛牛为稳春耕遇到喜事而不留,这是何等的圣贤之相啊!
  荀小将军不愧是荀小将军,寥寥数语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青州出身的黄巾已经全数统计完毕,不算那少部分决定在颍川安家的壮士,以家庭为单位的百姓还是更想回到故土。
  耕种基建都需要人力,青州本地的劳动力所剩无几,再不把这些降卒带回老家,就算有贾校尉亲自出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巾出身的男女老少都要劳改,之后再看表现进行专职,所以正经的兵也得带上。
  寻常官员上任带个几百人就已经是声势浩大,荀青州这直接百万大军出行,所到之处更是家家闭户城城关门。
  不怪他们胆小,这么多人已经不是能防守的了,虽然人家说是路过,但顺路抢个地盘什么的完全没有哪座城池挡得住。
  害怕很正常,不害怕才离谱。
  从颍川到青州要穿过兖州,男女老少俱全的队伍行军速度极慢,一千多里路愣是走了足足两个月才走完。
  新上任的兖州牧曹孟德见完顺路过来看他一眼的好大儿后已经无力抱怨。
  怕什么怕?怕什么怕?
  他这个州牧都不怕,底下的县令太守就不能学学他的胆气?他儿子都不着家了他急了吗?
  曹兖州心情不好,于是便趁此良机狐假虎威烧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兖州的世家豪族都听着,从现在起这地界儿老子说了算,不听话的全都交给荀青州带走!
  ——颍川那个荀青州!抄家灭族不眨眼的荀青州!带着百万大军路过兖州的荀青州!
  第136章 抗灾不由天
  *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 颍川到青州治所齐国临淄一个月的时间足矣。
  荀青州磨磨蹭蹭在兖州境内耗了两个月,很难说不是在为同样是刚上任的曹兖州撑腰。
  这就是把亲儿子送去当质子的好处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