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12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悦收好诏书,“可若是不进京,明光的处境会更艰难。”
  王司徒以麹将军进京没有诏书为由发难,傻小子毫不客气的和他当堂对峙。他们没有亲眼目睹朝会上的场面,但是想也知道气氛能僵成什么样。
  前脚朝会上刚强调朝廷诏书为重,后脚他收到诏书就不闻不问,以王司徒的小心眼肯定要找茬。
  傻小子吵架的时候得理不饶人直接把王司徒比作董卓,董卓当年也是不奉诏,没有意外的话下一个被骂成董卓的就会变成他。
  荀谌叹了口气,“实在难办。”
  “明光和文若都在颍川,即便京城有变也来得及救援,放宽心便是。”荀悦倒不觉得哪里难办,甚至还挺期待接下来的京师之行,“为兄虚活四十余载,还从未体验过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感觉。”
  荀谌:……
  行吧,兄长开心就好。
  荀谌愁眉不展,绕过两眼弯弯的兄长找他们家叔父接着愁,“杨太傅四世清德,乃海内所瞻之名臣,应该不会和王司徒那样公报私仇吧?”
  可是董卓进京之前也没人能想到王允能变成现在这样,会不会公报私仇还真不好说。
  荀爽摇摇头,温声道,“王子师醉心权术才党同伐异,杨文先没那么大的野心,他能和仲豫有什么私仇?”
  人的确都会变,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王子师那么得势前后判若两人。
  杨文先如果真的有公报私仇的心思就不会送来这封语气恶劣的诏书,还能生气就意味着他只是迁怒,等天子服个软认个错就没事儿了。
  王允能舍得下老脸无事生非,杨彪可舍不得他弘农杨氏历代先人积累下来的名望。
  再说了,仲豫也不是吃亏不还手的性子,看上去好脾气不意味着能任人欺负。
  道理荀谌都懂,可是该担心还是会担心,“杨太傅之子和明光年纪相仿,听说也是个恃才放旷的少年郎。虽然那孩子不在京城,但是太傅应该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省心的感觉。”
  天子年纪更小,而且正平时看上去乖乖巧巧一惹事就惹大的,比随时可能闯祸的少年郎更让人提心吊胆。
  太傅见多识广,应该不会迁怒太久。
  荀悦展颜笑道,“明光平日再乖巧不过,这次是王司徒欺人太甚才不得不反击。太傅深明大义,肯定知道明光是个好孩子。”
  荀谌:……
  唉,多清亮的眼睛,怎么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年纪就不好用了呢?
  荀衍老老实实坐在旁边,很有自知之明的只听不开口。
  他自己多大能耐自己最清楚,让他守个城带个兵他能干的漂漂亮亮,让他冲锋陷阵勉强也能不落下风,让他和两个弟弟一样运筹帷幄就算了,他怕谋划到最后反而为敌人做嫁衣。
  琢磨对策这种事情就得交给聪明人,他没那么聪明就不浪费时间了。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没必要跟着瞎操心。
  是庸人,但是绝对不自扰。
  骄傲.jpg
  ……
  诏书快马加鞭送去晋阳,洛阳城外的军营里,荀晔得知他爹要进京后有些傻眼。
  天底下能教导天子的人那么多,太傅自己就是当世大儒,把他爹从并州喊回来真的不是当人质吗?
  荀小将军心里没底,让麹义收拾收拾准备回并州不用管他,然后把准备休息的贾校尉从帐篷里挖出来当树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