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莞回来后,照顾贾兰吃了药,又问了柔淑的乳母。家中一应安好,两口子晨起太早,便歇了午觉。
  李莞一觉睡醒。贾府跟去送葬的诸人都回了,但素云还没有回。
  贾母房里的鸳鸯来传话,说宝玉跟王熙凤在铁槛寺住下了。素云跟着琏二奶奶,因此,素云也没有回。
  且说素云跟王熙凤下榻铁槛寺,是因为王熙凤还有事情没有张罗完。宝玉闹着要在那儿玩,也不肯回。秦钟近日跟着宝玉一起读书,他俩也在一块儿。
  因此,王熙凤、宝玉、秦钟,还有素云,便在铁槛寺住了一宿。
  素云第二天回来后,就告诉了李莞两个大八卦。
  贾珠忙政务去了,贾兰在书房念书,柔姐儿被奶妈抱在院子里晒太阳。
  李莞在屋里听着素云跟她讲事情。
  素云道:“可给大奶奶猜中了。果然有人奔着琏二奶奶去了。
  琏二奶奶嫌铁槛寺嘈杂,便带着我们几个去附近的馒头庵下榻。那馒头庵,就是以前的水月寺。因寺里馒头做的好吃,就管叫馒头庵了。
  当天,馒头庵里的一个老尼姑,便拿着一件风尘之事,让琏二奶奶当判官。”
  李莞奇道:“哦?尼姑庵里怎也有风尘之事?”
  素云道:“大奶奶,您听我道来。那老尼姑,原来是别的庵里去的。她当地有个张姓大财主,财主家有个叫金哥的女儿。那金哥在进香的时候,遇到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李衙内就看上了金哥,打发人去求亲。不想金哥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礼。张家既怕守备不肯退亲,李公子又执意求娶。守备花了钱送了聘礼,知道这事儿后,跟张家正打官司在。”
  两个官宦人家,同时要娶一个叫金哥的女孩儿,还在闹官司。
  素云道:“这老尼来搭线,找上了我们琏二奶奶。让求老爷和太太,找守备说说,把亲给退了。说守备的上级,什么长安节度使云老爷跟我们府里有旧。”
  李莞道:“老爷、太太、琏二奶奶哪是那么热心快肠的人。”
  素云伸手,比出三根手指头。“三千两。”
  普通一户人家一年开销在二十两银子左右。三千两相当于普通人家过150年的生活费啊。贾家的调节费,属于天价。说个不好听的,这哪里是调节,分明是仗势欺人加敛财罢了。
  李莞道:“当初薛蟠跟冯公子争香菱时,还出过人命案子……”
  素云道:“奴婢也是觉得,若是真心诚意做和事佬,也就罢了。牵扯这么多钱,奴婢心里不踏实。再说这事儿跟贾家没有任何关系。大奶奶您又嘱咐过奴婢,不要让琏二奶奶在这时候惹事儿。奴婢就把这个事情搅黄了。”
  李莞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素云道:“奴婢听了这事儿后,在外一个劲儿的咳嗽。琏二奶奶听了也不敢说什么。那老尼是个人精儿,见琏二奶奶还要看一个丫鬟的眼色,便说这事儿也可以缓缓。
  奴婢夜里又在琏二奶奶的房门口烧了一盆子纸钱。今早就跟琏二奶奶回来了。”
  李莞叹服,烧纸钱,可以的。
  李莞道:“说姻缘有媒婆,断官司有县老爷。为了三千两,贾家掺和进去,说成狗拿耗子,都臊得慌。回头我再跟凤哥儿说说。”
  素云道:“还有一个事儿,也是奴婢看到的。”
  素云在李莞耳边低语几句。
  原来是秦钟跟馒头庵里的小尼姑智能儿好上了。
  因为荣府有时会做法事,那智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李莞也认得她,秀秀气气的一个小姑娘,见人就问好。
  至于,张财主家女儿是嫁守备公子,还是嫁李小衙内,都是馒头庵的老尼姑前单位遇到的事儿了,扯太远,又不认识。谁知道张家小姐到底想嫁谁,免得越掺和越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