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2)
“啊……啊……大……大娘……”余庆咿呀学语,好不容易蹦出来几个字, 听得在场之人纷纷呆愣。
穆宜华惊道:“安安会说话了?”
春儿也有些失语:“我……我不知道啊……刚会说啊!”
“啊!啊!安安会说话了啊!啊啊啊啊!”
“安安, 叫我, 叫我舅舅。来跟我学,舅……舅……这个是舅……母……”
柳如眉红着脸拍了一下穆长青:“说谁是舅母呢!”
“你啊!”穆长青理直气壮。
“好啦……有的是时候叫你舅舅, 何苦为难一个一岁的孩子。”穆宜华怨道。
乔擢英也刚与父母寒暄完,笑着走了过来:“我们这回赚了好多钱呢。日本那边特别喜欢我的绸缎和瓷器,还有几个大名争着抢着要我们的东西,差点打起来。”
穆宜华道:“我都没想到我们的货物竟如此受欢迎。那儿的人还特别崇拜我们,执意送了我们好多东西,等回家分与你们。”
穆长青有些羡慕:“擢英都出海了,我以后也要出海。”
穆宜华摸着他的脸笑道:“以后啊,有的是机会。”
出海的人藏了满肚子的故事讲给没出海的人听。
穆宅留守的三个人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想听穆宜华将沿路的见闻尽数倒给他们。穆长青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孔夫子听周乐三日不知肉味,有这样好的乐曲,这样好的故事,谁还惦记吃饭啊!
“还有呢还有呢?”穆长青拉着穆宜华的手不让她去厨房找吃的,“你还没讲完呢!光源氏娶了女三宫以后紫姬怎么样了?”
穆宜华实在是饿死了,她一边挣脱穆长青的手一边往外走:“死了死了,全部都死光了,光源氏也死了。”
这不是穆长青要的答案,他一瞬间呆愣住,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怎么会这样?”
“为何不会?那紫姬就是光源氏养大的人偶,光源氏娶了别人,她自然伤心欲绝啊。”春儿叹道,“果然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
穆长青叹气:“紫姬聪慧,若不一门心思系于光源氏,左右都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穆宜华从厨房拿了吃的回来:“那儿的女子过得不如我们,除了从父从夫别的什么也做不了。紫式部能写出《源氏物语》已是不易,紫姬的悲剧也是无药可解的。她终生都生活在光源氏的阴影之下,最后违背光源氏的意愿出家,于她而言已是最叛逆的行为了。”
穆长青听见这话“呲溜”一下站起来:“她没死?只是出家了?”
“出家了以后才死的。”
穆长青:“……”
故事讲完,穆宜华又将从日本带来的玩意儿统统分给他们,榉木绣球竹蜻蜓是给余庆的,物语和歌是给长青的,剩下还有几件吴服首饰带来给他们瞧个新鲜,毕竟这东西要说布料做工,那是远远比不上他们大宋的。
出海一趟,所见所闻不少,钱财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穆宜华算完帐,跟他们比了个手势,穆长青当即抓住穆宜华的胳膊大喊:“换宅子!换宅子!我要住大宅子!”
穆宜华无有不应,带着全家人去明州城最好地段看屋,要了间靠山傍水的四进院落。那屋子的格局有点像他们在汴京的府邸,就是花园有点小,穆宜华打算拆了重建,弄一个水榭楼台。
宅子大了,房间自然也多,穆长青终于可以从菁华书局的二楼搬回家团聚。几人将主卧留给穆宜华,各自挑好房间,开心地在宅子里跑来跑去。
这间宅子落定得很快,与牙人和保人签完合契,穆宜华便雇了木匠来打橱柜书架和床榻,还有女使小厮,扫洒的,做饭的,看门的,守卫的,一切就绪,只等他们搬进去。
老宅子里的最后一个除夕,旧人旧物,新年新景。
穆宜华二十三岁了。 ↑返回顶部↑
穆宜华惊道:“安安会说话了?”
春儿也有些失语:“我……我不知道啊……刚会说啊!”
“啊!啊!安安会说话了啊!啊啊啊啊!”
“安安, 叫我, 叫我舅舅。来跟我学,舅……舅……这个是舅……母……”
柳如眉红着脸拍了一下穆长青:“说谁是舅母呢!”
“你啊!”穆长青理直气壮。
“好啦……有的是时候叫你舅舅, 何苦为难一个一岁的孩子。”穆宜华怨道。
乔擢英也刚与父母寒暄完,笑着走了过来:“我们这回赚了好多钱呢。日本那边特别喜欢我的绸缎和瓷器,还有几个大名争着抢着要我们的东西,差点打起来。”
穆宜华道:“我都没想到我们的货物竟如此受欢迎。那儿的人还特别崇拜我们,执意送了我们好多东西,等回家分与你们。”
穆长青有些羡慕:“擢英都出海了,我以后也要出海。”
穆宜华摸着他的脸笑道:“以后啊,有的是机会。”
出海的人藏了满肚子的故事讲给没出海的人听。
穆宅留守的三个人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想听穆宜华将沿路的见闻尽数倒给他们。穆长青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孔夫子听周乐三日不知肉味,有这样好的乐曲,这样好的故事,谁还惦记吃饭啊!
“还有呢还有呢?”穆长青拉着穆宜华的手不让她去厨房找吃的,“你还没讲完呢!光源氏娶了女三宫以后紫姬怎么样了?”
穆宜华实在是饿死了,她一边挣脱穆长青的手一边往外走:“死了死了,全部都死光了,光源氏也死了。”
这不是穆长青要的答案,他一瞬间呆愣住,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怎么会这样?”
“为何不会?那紫姬就是光源氏养大的人偶,光源氏娶了别人,她自然伤心欲绝啊。”春儿叹道,“果然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
穆长青叹气:“紫姬聪慧,若不一门心思系于光源氏,左右都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穆宜华从厨房拿了吃的回来:“那儿的女子过得不如我们,除了从父从夫别的什么也做不了。紫式部能写出《源氏物语》已是不易,紫姬的悲剧也是无药可解的。她终生都生活在光源氏的阴影之下,最后违背光源氏的意愿出家,于她而言已是最叛逆的行为了。”
穆长青听见这话“呲溜”一下站起来:“她没死?只是出家了?”
“出家了以后才死的。”
穆长青:“……”
故事讲完,穆宜华又将从日本带来的玩意儿统统分给他们,榉木绣球竹蜻蜓是给余庆的,物语和歌是给长青的,剩下还有几件吴服首饰带来给他们瞧个新鲜,毕竟这东西要说布料做工,那是远远比不上他们大宋的。
出海一趟,所见所闻不少,钱财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穆宜华算完帐,跟他们比了个手势,穆长青当即抓住穆宜华的胳膊大喊:“换宅子!换宅子!我要住大宅子!”
穆宜华无有不应,带着全家人去明州城最好地段看屋,要了间靠山傍水的四进院落。那屋子的格局有点像他们在汴京的府邸,就是花园有点小,穆宜华打算拆了重建,弄一个水榭楼台。
宅子大了,房间自然也多,穆长青终于可以从菁华书局的二楼搬回家团聚。几人将主卧留给穆宜华,各自挑好房间,开心地在宅子里跑来跑去。
这间宅子落定得很快,与牙人和保人签完合契,穆宜华便雇了木匠来打橱柜书架和床榻,还有女使小厮,扫洒的,做饭的,看门的,守卫的,一切就绪,只等他们搬进去。
老宅子里的最后一个除夕,旧人旧物,新年新景。
穆宜华二十三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