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3)
穆宜华没管他们,直接冲劲了人群,她将所有挡在她面前的人一个个扒拉开,拼命挤到最前面。
黄底黑字,明明白白——
襄王与重庆宁夫人前后夹击……前日已于襄阳斩杀金军首领完颜宗息于马下……襄阳大捷,金军苟延,举国欢庆……
耳边的人群在尖叫,在呼喊,穆宜华呆滞地站在告示栏面前,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皇榜上的字。
“姐姐!”穆长青艰难地挤进来抓住她,“我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个!大捷!襄阳大捷啊!”
穆宜华半晌没动,穆长青凑到近前一看,只见她泪流满面,“哇”的一声捂住脸颊痛哭。
终于,终于……
多少年家仇国恨郁结在心,今朝得报,竟是完全不敢相信。完颜宗息死了,他死了!他害死他们多少人,她的父亲,阿南的父亲,大宋那么多的将士们,那么多的女儿们。他们湮没在战火中死不瞑目,今日终于得见天光。
穆宜华抹去眼泪,仰头看向天际明媚的太阳,耳边人声鼎沸,众人欢欣鼓舞,有的甚至以头抢地又哭又笑,大喊国仇将报亲人在天之灵得意瞑目。
穆宜华看着他们仿佛看着自己。原来不止是她一人饱受其苦,是所有人,是大宋的所有臣民。他们和自己一样日日都煎熬在战争的痛苦中,期盼曙光与黎明。
他们终于等到了。
穆宜华笑着哭着往家走,她拉上穆长青一路小跑:“走!长青!我们回家挂灯笼!放炮仗!”
穆长青看着姐姐笑,心中也开心极了,抹去眼角的泪花,重重点头:“嗯!回家放炮仗去!”
明州城的鞭炮从城东放到城西,从夜晚放到黎明,全城百姓彻夜未眠,人们举着灯笼纷纷上街,火树银花鱼龙舞,唢呐鼓笙遏行云,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不,是比过年还热闹。
穆宅也热闹了一夜,后半夜众人才沉沉睡去。穆宜华却睡不着,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她便起身出了门。街上还残留着昨日夜里的火.药味,红屑满地,穆宜华一步步走过,来到码头边。
太阳正从海岸线缓缓升起,金光洒在寂静的海面犹如流星坠落般绚烂。
黎明的风掀动穆宜华的衣角,她站在一片辽阔无垠前张开了双臂。
-
“穆姐姐打算去日本?”乔擢英听见穆宜华的决定大吃一惊,“那地方不说汉话,还听说都是蛮夷未开化之人,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穆宜华笑笑:“我会一些,以前左郎君送过我日语书,学过一点。”
乔擢英惊奇之余又生出点懊恼:“左郎君……什么时候送的?”
“在汴京的时候。时间太长啦,我也只能记得一点简单的问候语,其余的只能靠日本海商给我翻译了哈哈。”
“姐姐,瓷器和绸缎都清点完毕,这是我们自己家的货物,都在市舶司登记造册了。”柳如眉将账册、清单、出海公凭一样样递给穆宜华,“此次出海共有二十五位海商同我一起,加上他们的家丁苦力、船手还有我们和官府的人,共有……三百八十七位。”
穆宜华点点头:“第一次出海还是小心为上,人少点就少点。等日后熟悉了,船手们也老道了,再载多点儿人也不成问题。”
“和我们一起出海的还有官府的两艘船,当日有府衙主持的东海龙王祭祀,黄知府说邀您一同出席。”穆长青递上请帖。
穆宜华翻看,她的名字赫然其上。
她笑着将请帖收起:“黄知府也太给面子了。我们第一次出海,我也替你们去讨个好彩头。”
春儿抱着余庆叹道:“就非得冬天走吗?听说日本在北边呢,冬天多冷啊……再缓缓赶明年春天不好吗?夏天也比冬天强啊。”
乔擢英解释:“春儿姐姐,夏天可不行。夏天海上多风浪,也常有飓风,一个风吹雨打船就翻了。冬季海上太平,而且日本来去可快了,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可比我们走陆路去杭州还快。” ↑返回顶部↑
黄底黑字,明明白白——
襄王与重庆宁夫人前后夹击……前日已于襄阳斩杀金军首领完颜宗息于马下……襄阳大捷,金军苟延,举国欢庆……
耳边的人群在尖叫,在呼喊,穆宜华呆滞地站在告示栏面前,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皇榜上的字。
“姐姐!”穆长青艰难地挤进来抓住她,“我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个!大捷!襄阳大捷啊!”
穆宜华半晌没动,穆长青凑到近前一看,只见她泪流满面,“哇”的一声捂住脸颊痛哭。
终于,终于……
多少年家仇国恨郁结在心,今朝得报,竟是完全不敢相信。完颜宗息死了,他死了!他害死他们多少人,她的父亲,阿南的父亲,大宋那么多的将士们,那么多的女儿们。他们湮没在战火中死不瞑目,今日终于得见天光。
穆宜华抹去眼泪,仰头看向天际明媚的太阳,耳边人声鼎沸,众人欢欣鼓舞,有的甚至以头抢地又哭又笑,大喊国仇将报亲人在天之灵得意瞑目。
穆宜华看着他们仿佛看着自己。原来不止是她一人饱受其苦,是所有人,是大宋的所有臣民。他们和自己一样日日都煎熬在战争的痛苦中,期盼曙光与黎明。
他们终于等到了。
穆宜华笑着哭着往家走,她拉上穆长青一路小跑:“走!长青!我们回家挂灯笼!放炮仗!”
穆长青看着姐姐笑,心中也开心极了,抹去眼角的泪花,重重点头:“嗯!回家放炮仗去!”
明州城的鞭炮从城东放到城西,从夜晚放到黎明,全城百姓彻夜未眠,人们举着灯笼纷纷上街,火树银花鱼龙舞,唢呐鼓笙遏行云,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不,是比过年还热闹。
穆宅也热闹了一夜,后半夜众人才沉沉睡去。穆宜华却睡不着,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她便起身出了门。街上还残留着昨日夜里的火.药味,红屑满地,穆宜华一步步走过,来到码头边。
太阳正从海岸线缓缓升起,金光洒在寂静的海面犹如流星坠落般绚烂。
黎明的风掀动穆宜华的衣角,她站在一片辽阔无垠前张开了双臂。
-
“穆姐姐打算去日本?”乔擢英听见穆宜华的决定大吃一惊,“那地方不说汉话,还听说都是蛮夷未开化之人,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穆宜华笑笑:“我会一些,以前左郎君送过我日语书,学过一点。”
乔擢英惊奇之余又生出点懊恼:“左郎君……什么时候送的?”
“在汴京的时候。时间太长啦,我也只能记得一点简单的问候语,其余的只能靠日本海商给我翻译了哈哈。”
“姐姐,瓷器和绸缎都清点完毕,这是我们自己家的货物,都在市舶司登记造册了。”柳如眉将账册、清单、出海公凭一样样递给穆宜华,“此次出海共有二十五位海商同我一起,加上他们的家丁苦力、船手还有我们和官府的人,共有……三百八十七位。”
穆宜华点点头:“第一次出海还是小心为上,人少点就少点。等日后熟悉了,船手们也老道了,再载多点儿人也不成问题。”
“和我们一起出海的还有官府的两艘船,当日有府衙主持的东海龙王祭祀,黄知府说邀您一同出席。”穆长青递上请帖。
穆宜华翻看,她的名字赫然其上。
她笑着将请帖收起:“黄知府也太给面子了。我们第一次出海,我也替你们去讨个好彩头。”
春儿抱着余庆叹道:“就非得冬天走吗?听说日本在北边呢,冬天多冷啊……再缓缓赶明年春天不好吗?夏天也比冬天强啊。”
乔擢英解释:“春儿姐姐,夏天可不行。夏天海上多风浪,也常有飓风,一个风吹雨打船就翻了。冬季海上太平,而且日本来去可快了,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可比我们走陆路去杭州还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