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臻合掌而笑:“掌印大太监,胥九辞的义子。如此,你待如何?”
  徐堪张了张嘴,好一会儿,突然把手里的剑往边上小厮一丢,哈着气就要往亭子那边走。
  同伴询问他作甚。
  他冷哼一声:“去看看热闹。”
  第49章
  赵幼苓跟着仆从到了亭子那边, 已经知道仆从说高贺在等她, 只不过是方才见势不妙随口找的理由。真正在找她的是刘拂。
  刘拂伸手握住她手里的扇子, 将人引到座位旁:“诗会要开始了, 刚跑哪里去了?”
  赵幼苓抚平袍袖, 与在座诸人含笑行礼,这才入座。
  “去附近转了转。”她说着,喝了口茶,眼角瞥见徐堪那人高马大的身影, 眉头皱了一瞬,旋即展平,“那几人看着,不像是文人,高兄怎么也请了他们来诗会?”
  刘拂看了眼, 道:“都是些北方来的世家子弟, 兴许是攀上关系, 日后仕途各自方便一些。”
  文人最好脸面,有些事你知我知大家皆知, 嘴上却怎么也不能说明。
  就比方谁都知道科举前后, 人脉十分重要,如能与世家攀上关系,或者与比自己家世更好的人家有了往来,对日后的仕途都能广开便利。
  可这事不能这么讲,一如寒门学子们虽不喜世家子弟,可往往也盼着能有机会认识认识。
  看着高贺兄弟俩相携上前, 将赵臻一行人迎入席间,赵幼苓摸了摸下巴。
  今日的诗会,总感觉还有些别的名堂。
  至于是什么名堂,怕是刘拂压根不清楚。
  “世子爷,徐兄,王兄,张兄。”
  “世子爷,徐兄。”
  当赵臻一行人经过时,原本已经入座的学子们纷纷起身,拱手问候。
  说话间,有身着广袖道袍的中年男子走近,紧接着便又是一叠声的恭敬问候。
  “先生。”
  “谢先生。”
  中年男子目长肤白,容貌清俊,颔下美髯轻摇,更显得风度翩翩。
  赵幼苓不认得这人身份,刘拂倒是听说过他,忙低声解释。
  “这位小谢先生是如今汴都最好的书院,青山书院的院长。虽然年轻,当年中过探花,之后不知为何辞官,就进了青山书院,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有谢先生珠玉在前,再看这位小谢先生,赵幼苓并未觉得如何。只是周围的学子显然都激动起来。
  也是,青山书院每届科举都有不少学生能入三甲,自然成了天下学子眼中的求学圣地。哪怕不能入书院读书,能博得先生的青眼,也使得这些人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
  反观小谢先生,缓步入座主位,面上虽然带笑,言语间却多有疏离。
  似乎有些不耐烦呐。
  视线扫过诗会上的众人,赵幼苓心下微叹,跟着人落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