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等盛会,自然少不了作诗。自宰相起,百官皆奉命做《奉和天后上礼抚事应制诗》。
  姜沃:啊,真是有点怕了每年元宵佳节了。
  倒不是怕作诗,横竖她总能平仄和衬四平八稳地写上几句送上去。她主要是怕……每年被天后点名,出列去领‘姜相诗文出众’的额外恩赏。
  原来那些年还好,旁人不明就里。可自从她入了中书省这几年来,每回她上去领赏,其余几位宰相都笑眯眯全程围观,似乎看她上去领天后的宫灯,比看场中的歌舞戏法还有意思。
  甚至去岁上元节,天后原也夸了裴行俭的应制诗,结果裴相风度翩翩出列,开口就谦道:“天后明鉴,臣之诗文不及姜相远矣。”
  姜沃:……
  而王神玉当场就笑出了声。
  刘仁轨和辛茂将倒是没有这么直白,但也是一个举着酒杯看天,一个端着杯盏看地,显然在忍笑。
  简直是把她当成心照不宣的梗了。
  姜沃无语:都是什么大唐好同事。
  于是她转头就去给王神玉敬酒,诚诚恳恳道:“我观王相不但寿考绵长,更能为官至九十九岁。”
  不过是互相伤害罢了。
  果然,王神玉当场失去了笑容,断然拒绝跟姜沃碰杯,而是护着自己的杯子心有余悸制止她:“姜相!大过年的,怎么说话这么不吉利!”
  甚至一整场宴席,王神玉都没忘这件事,直到催逼着姜沃说出‘方才是玩笑话不当真’,王中书令才算勉强翻篇。
  *
  而永隆元年的百官及蛮夷酋长朝拜于紫宸门,是天后于大节下,第一次单独接受四夷朝拜。
  故而天后除了命官员与国子监学子们作应制诗外,更点了姜相评诗,嘱姜相选出几首佳作来,另外加赏。
  姜沃就带了厚厚一沓诗文回到了中书省。顺便还邀请了一位久违的旧友一起来帮着评诗。
  毕竟,论起看诗,这位才是专业的。
  卢照邻这两年并未随着孙思邈孙神医在京中,而是回到了范阳卢氏祖籍,为其伯父过世守孝,并料理家中事,年前刚刚到京。
  姜沃专门挑出陈子昂的诗来给卢照邻看:“升之觉得此人之诗如何?”
  虽说都是应制诗,但水准还是不同的。
  卢照邻看过后颔首道:“姜相慧眼。”
  他顿了顿,还是将他从世家中听到的对姜沃的风评说与她听。自然,他只选了好的来说:“如今姜相尤以善识人断才,以名天下。”
  说完后,两人皆是想起了贞观年间那一场诗会。
  那是姜沃来到大唐后参加的第一场诗会,也是她第一次以识人而名——说来,当年她的卜算之术远不如今,且当时正好是系统升级中,没法用筹子卜算。
  但看到卢照邻的名字,她就觉得稳了,毕竟语文书不会骗她。
  如今想来,真是许多年过去了。
  不过,哪怕这些年过去,又见过无数诗文,但要让姜沃自己来选一首最喜欢的新岁诗,依旧是卢照邻那首《元日述怀》。
  尤其是最后一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