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中原 四、族长的心事(4 / 5)
此人双眉剑横,貌相严肃,但一旦笑起来却十分爽朗,体现出豁达大方的气质。
桓阶当他进门时已站起身来,听他取笑,微微有些尴尬,暗骂桓节:“老爷我说快请,你他妈就真跑那么快呀!”
“元叹这两年甚少下踏寒舍,桓某一时不察,幸勿见责。”
对方微笑:“顾雍自知失礼,所以,这次特来与伯绪博弈一局,以博谅解。”
这年轻人正是当今江东名士,吴郡顾氏之主,顾雍顾元叹。和桓阶一起,列名天下八绝之一。
桓阶皱皱眉,抬手请他坐下:“博易事耳,弈便罢了。”
天下八绝,南方居四,称为“神目桓伯绪、法眼蒯异度、琴问司马徽、弈谈顾元叹”。顾雍善弈,因此桓阶以此对答,亦微含揶揄之意。
顾雍反击道:“那么以伯绪神目,博字何解?”
桓阶缓缓坐下,道:“以才能博取功名,顾君的命运非常好;以家族博取土地,元叹你就危险了。”
这话意思是,你顾雍得到江东少主孙权的青睐,凭你才华自然前途广阔。但现下我荆襄军团正厉兵秣马,准备东伐,胜负难测之时,你顾家却跑去抱孙氏的大腿,可就属于有点不识时务了。万一江东势力失败,你家的土地可就要被充为军功,瓜分殆尽了。
顾雍面色一变,试探问道:“飞帅之意已决?”
桓阶道:“未决。”
顾雍面现疑惑之色。
桓阶道:“元叹可是为数日前的‘赏地令’而来?”
顾雍点点头:“正是。”
桓阶忽然笑了:“你既已入孙仲谋之幕,又何必跑这一趟呢?”
顾雍道:“诸侯之争,王霸勾当,常见耳。我身在其内,自然谁主江东,则鼎力助谁。昔日伯绪也曾在孙坚将军麾下效力,现在高就镇军大将军府,亦同此理。但如飞帅‘赏地令’,其实残酷无比,一旦牵延弥漫,形成潮流,非独我江东大户不宁,天下豪族,谁可安枕?伯绪宁无虑乎?”
桓阶轻轻微笑,心想:“主公好心计,区区一条‘赏地令’,已使江东大生不安。”
所谓赏地令,就是前不久阿飞刚颁布的以军功换取土地的命令,一纸令下,江东土地尽皆成为襄阳将士勋劳之赏。虽然这一命令还远未成为现实,但身为江东第一大族的首脑,顾雍怎能不惊?他的话也很直率,这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权力,打来打去,乱世里常见。如果有明主占据江东,他身负吴郡之望,代表人物,自然不能不出来辅助,以保持家族的地位和安定。今天他是孙权的部属,明天如果换做阿飞控制了东吴,他也会予以合作。你桓阶以前当孙坚在长沙时也曾仕佐于他,现在又帮阿飞,道理都是一样的。
但阿飞如今却准备把江东所有的土地都当成了部下将士们的战利品,那就可怕了,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如果各方势力都来学上一学,每到一地习惯动作就是分田分地,那天下的豪门大族,可就有难了。你桓老大也是世族首领,就一点担心没有?
桓阶内心之中并不相信阿飞真会实施赏地令,因为阿飞在公布此项命令的同时,就给他来了一封加急密信,指示他相机拉拢江东的高层官吏和世族的实权人物。照桓阶的理解,孙氏独霸江江东六郡,大半是靠诸大族支持,阿飞这是在打一场心理战,要从内部首先动摇江东的根本。
目前看,这一战术已初步取得成效。
“我是主公的忠实部下,主公若欲取我桓氏之地,我当双手捧上。”
“伯绪勿开玩笑。”顾雍有些悻悻,“飞帅此人如何?我听闻他幼时乃东海贤士?”
桓阶忍不住又笑了:“我主一向自谦,元叹倒是听说分明!你也不用遮掩,如果照你所说,飞帅果真是打渔捞虾的出身,那他一身惊天武艺、文武韬略,从何而来?”
顾雍道:“难道……不错,时人均道:第一飞帅。武功要练到飞帅那等境界,非大富贵者,无能为也。”
常言说“穷文富武”,比起在家苦学经文,古时选修武道者需要更多的财力,尤其要练成当世第一流的武艺,更是需要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最完备的饮食体系,而且至少能稳定供应十年以上。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已不再是个人天赋,而是大把大把的金钱支持。
桓阶点头:“我主为人诚厚,眼光独到,棋艺更是新奇无伦。元叹如有暇,不如去江陵见他一面,定会有所收获。”
顾雍大为意动,踌躇道:“飞帅与曹公阳陵陂三局手谈,我听说之后,心甚向往之。不仅我,连我那一向眼高于顶的师妹,也都说过想和飞帅会上一会呢。”
“令师妹是……”桓阶奇道。他和顾雍虽然差了十余岁年纪,相互间却颇为熟悉。南方四绝中,他也就和顾雍比较对脸,一年能见几回,蒯良和司马徽那俩说起来年龄更大一些,如此地理和心理双重的因素作用之下,他反而不怎么愿意交往。 ↑返回顶部↑
桓阶当他进门时已站起身来,听他取笑,微微有些尴尬,暗骂桓节:“老爷我说快请,你他妈就真跑那么快呀!”
“元叹这两年甚少下踏寒舍,桓某一时不察,幸勿见责。”
对方微笑:“顾雍自知失礼,所以,这次特来与伯绪博弈一局,以博谅解。”
这年轻人正是当今江东名士,吴郡顾氏之主,顾雍顾元叹。和桓阶一起,列名天下八绝之一。
桓阶皱皱眉,抬手请他坐下:“博易事耳,弈便罢了。”
天下八绝,南方居四,称为“神目桓伯绪、法眼蒯异度、琴问司马徽、弈谈顾元叹”。顾雍善弈,因此桓阶以此对答,亦微含揶揄之意。
顾雍反击道:“那么以伯绪神目,博字何解?”
桓阶缓缓坐下,道:“以才能博取功名,顾君的命运非常好;以家族博取土地,元叹你就危险了。”
这话意思是,你顾雍得到江东少主孙权的青睐,凭你才华自然前途广阔。但现下我荆襄军团正厉兵秣马,准备东伐,胜负难测之时,你顾家却跑去抱孙氏的大腿,可就属于有点不识时务了。万一江东势力失败,你家的土地可就要被充为军功,瓜分殆尽了。
顾雍面色一变,试探问道:“飞帅之意已决?”
桓阶道:“未决。”
顾雍面现疑惑之色。
桓阶道:“元叹可是为数日前的‘赏地令’而来?”
顾雍点点头:“正是。”
桓阶忽然笑了:“你既已入孙仲谋之幕,又何必跑这一趟呢?”
顾雍道:“诸侯之争,王霸勾当,常见耳。我身在其内,自然谁主江东,则鼎力助谁。昔日伯绪也曾在孙坚将军麾下效力,现在高就镇军大将军府,亦同此理。但如飞帅‘赏地令’,其实残酷无比,一旦牵延弥漫,形成潮流,非独我江东大户不宁,天下豪族,谁可安枕?伯绪宁无虑乎?”
桓阶轻轻微笑,心想:“主公好心计,区区一条‘赏地令’,已使江东大生不安。”
所谓赏地令,就是前不久阿飞刚颁布的以军功换取土地的命令,一纸令下,江东土地尽皆成为襄阳将士勋劳之赏。虽然这一命令还远未成为现实,但身为江东第一大族的首脑,顾雍怎能不惊?他的话也很直率,这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权力,打来打去,乱世里常见。如果有明主占据江东,他身负吴郡之望,代表人物,自然不能不出来辅助,以保持家族的地位和安定。今天他是孙权的部属,明天如果换做阿飞控制了东吴,他也会予以合作。你桓阶以前当孙坚在长沙时也曾仕佐于他,现在又帮阿飞,道理都是一样的。
但阿飞如今却准备把江东所有的土地都当成了部下将士们的战利品,那就可怕了,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如果各方势力都来学上一学,每到一地习惯动作就是分田分地,那天下的豪门大族,可就有难了。你桓老大也是世族首领,就一点担心没有?
桓阶内心之中并不相信阿飞真会实施赏地令,因为阿飞在公布此项命令的同时,就给他来了一封加急密信,指示他相机拉拢江东的高层官吏和世族的实权人物。照桓阶的理解,孙氏独霸江江东六郡,大半是靠诸大族支持,阿飞这是在打一场心理战,要从内部首先动摇江东的根本。
目前看,这一战术已初步取得成效。
“我是主公的忠实部下,主公若欲取我桓氏之地,我当双手捧上。”
“伯绪勿开玩笑。”顾雍有些悻悻,“飞帅此人如何?我听闻他幼时乃东海贤士?”
桓阶忍不住又笑了:“我主一向自谦,元叹倒是听说分明!你也不用遮掩,如果照你所说,飞帅果真是打渔捞虾的出身,那他一身惊天武艺、文武韬略,从何而来?”
顾雍道:“难道……不错,时人均道:第一飞帅。武功要练到飞帅那等境界,非大富贵者,无能为也。”
常言说“穷文富武”,比起在家苦学经文,古时选修武道者需要更多的财力,尤其要练成当世第一流的武艺,更是需要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最完备的饮食体系,而且至少能稳定供应十年以上。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已不再是个人天赋,而是大把大把的金钱支持。
桓阶点头:“我主为人诚厚,眼光独到,棋艺更是新奇无伦。元叹如有暇,不如去江陵见他一面,定会有所收获。”
顾雍大为意动,踌躇道:“飞帅与曹公阳陵陂三局手谈,我听说之后,心甚向往之。不仅我,连我那一向眼高于顶的师妹,也都说过想和飞帅会上一会呢。”
“令师妹是……”桓阶奇道。他和顾雍虽然差了十余岁年纪,相互间却颇为熟悉。南方四绝中,他也就和顾雍比较对脸,一年能见几回,蒯良和司马徽那俩说起来年龄更大一些,如此地理和心理双重的因素作用之下,他反而不怎么愿意交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