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366节(2 / 4)
“没有,在老顾出事前一个多月,银行信贷部主任因为饮酒过量,酒精中毒没抢救过来,人没了。”余婉茹回答道。
“那你们有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银行知道这事?”方轶抬起头看向余婉茹。
“没有,这种事都是当面聊,我们手里没有任何证据。”余婉茹摇了摇头。
“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您说的这个情况恐怕站不住脚,法院不会采信。您把知道的案发前后的情况介绍下吧。我对案情也好有个初步了解。”方轶说道。
“嗯,这事还得从五年前说起……”余婉茹组织了下语言,将案发经过讲述了一遍。
顾明国很有经济头脑,运气更是好到爆棚,早年靠着肉摊起家,积累了一笔财富后,后来他迷上了炒股,初试身手便赚了不少。他慢慢的觉得摆摊太累,赚钱也太慢,不如炒股来钱快,慢慢的把精力放到了炒股上。
五年前,顾明国听银行的朋友说,有家公司拖欠银行的贷款,这家公司在市区的写字楼里有三层物业,是贷款的抵押物,银行马上要申请拍卖,如果顾明国感兴趣,银行的这位朋友可以帮着牵线搭桥,以低价拿下物业。
于是在银行朋友的沟通下,顾明国见了公司的老板,最终老板迫不得已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将房产卖给了顾明国,顾明国、公司老板和银行签署了代偿银行贷款协议。
顾明国代偿了对方的银行贷款后,顾明国与对方在房产局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
顾明国之所以想买下那三层的物业,除了想当房东外,还想用这三层的物业贷款,继续炒股赚钱。
可能是之前顾明国的运气太好,物极必反,从他拿到房产证这一刻起,他的运气没了。
房产证到手后,顾明国用房产作抵押,以新注册的科技公司需要补充流动资金为由,从当地的城商行东大街支行贷款人民币三百五十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六个月。
贷款到期后,银行催债,因股票被套牢,顾明国迫不得已将一台奔驰车给了银行折抵部分贷款,并签署了延期还款协议(剩余款项至案发时依旧未还)。
股票被套,房产证被银行收走了(因为贷款没还完,房产证没有发还),出租物业的房租又不多,顾明国听说期货生意来钱快,而且赚的比股票多,他想来想去准备赌一把,做期货生意。
但是他手里没有钱,便跑去派出所谎称贷款抵押的房产证丢失,骗取派出所的证明信后,在房产局补办了新的房产证。
随后,顾明国用补办的房证作抵押,以找人代为设立的机械公司作为借款方,再次以补充流动资金为由,从城商行的另外一家支行——西郊支行,贷款人民币二百万元,贷款期限为六个月。
第795章 只剩裤衩了
从西郊支行贷的二百万,其中一百万元划入了机械公司账户,后被顾明国做期货生意用了,他听朋友说期货比股票更刺激,一涨一落可以以小博大,赚取高额回报。
朋友的话是非常准确的,期货市场实施的是保证金交易制度(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投资者确实可以“以小搏大”,只要操作得当,即可利用将近十倍的杠杆,获取高额回报。
但如果操作失误(大部分人都会操作失误,赚钱的永远是少部分人),损失会更大,而且资金不足时还需追加保证金,当保证金不足时,期货公司或者期货交易所会进行强行平仓。
对于顾明国来说,刺激不刺激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以小博大,他手里的资金有限,要想赚取高额回报让自己脱离债务的泥潭,似乎期货是最适合的,要么赚个盆满,要么输个精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顾明国的愿望实现了,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他亏损了近九十万元,真的输的只剩裤衩了。
另外的一百万元,被转入了他人代顾明国持有的信息咨询公司,顾明国分五次将一百万元陆续提现,提现后全部用于收购工程公司的股权。
贷款到期后,经银行多次催要,顾明国仅偿还了部分银行贷款利息,并多次与银行签订还款计划,但均未履行。
为了尽快偿还贷款,顾明国将工程公司转让给了苗祥荣,并将其在城商行西郊支行的二百万元贷款的债务一并转让给了他,双方签订工程公司转让协议后,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及相关股权变更手续。
此后,顾明国、苗祥荣与城商行西郊支行协商借新还旧,以工程公司的厂房及土地作抵押,从该支行贷款人民币二百万元用以偿还顾明国在该支行的贷款。
此后,工程公司以其房产作抵押,与西郊支行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贷款人民币一百零六万元,并办理了公证。
几日后,工程公司又以其地产作抵押,从西郊支行再贷款人民币九十四万元,并注明“收回再贷”。
上述两笔共计人民币二百万元的贷款办理完毕西郊支行内部审批手续后,上报城商行审批,但城商行未批准,并认为顾明国骗取采用房产证,并反复抵押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顾明国被公安机关传唤后,便再没出来。此后检察院以顾明国犯贷款诈骗罪,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返回顶部↑
“那你们有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银行知道这事?”方轶抬起头看向余婉茹。
“没有,这种事都是当面聊,我们手里没有任何证据。”余婉茹摇了摇头。
“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您说的这个情况恐怕站不住脚,法院不会采信。您把知道的案发前后的情况介绍下吧。我对案情也好有个初步了解。”方轶说道。
“嗯,这事还得从五年前说起……”余婉茹组织了下语言,将案发经过讲述了一遍。
顾明国很有经济头脑,运气更是好到爆棚,早年靠着肉摊起家,积累了一笔财富后,后来他迷上了炒股,初试身手便赚了不少。他慢慢的觉得摆摊太累,赚钱也太慢,不如炒股来钱快,慢慢的把精力放到了炒股上。
五年前,顾明国听银行的朋友说,有家公司拖欠银行的贷款,这家公司在市区的写字楼里有三层物业,是贷款的抵押物,银行马上要申请拍卖,如果顾明国感兴趣,银行的这位朋友可以帮着牵线搭桥,以低价拿下物业。
于是在银行朋友的沟通下,顾明国见了公司的老板,最终老板迫不得已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将房产卖给了顾明国,顾明国、公司老板和银行签署了代偿银行贷款协议。
顾明国代偿了对方的银行贷款后,顾明国与对方在房产局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
顾明国之所以想买下那三层的物业,除了想当房东外,还想用这三层的物业贷款,继续炒股赚钱。
可能是之前顾明国的运气太好,物极必反,从他拿到房产证这一刻起,他的运气没了。
房产证到手后,顾明国用房产作抵押,以新注册的科技公司需要补充流动资金为由,从当地的城商行东大街支行贷款人民币三百五十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六个月。
贷款到期后,银行催债,因股票被套牢,顾明国迫不得已将一台奔驰车给了银行折抵部分贷款,并签署了延期还款协议(剩余款项至案发时依旧未还)。
股票被套,房产证被银行收走了(因为贷款没还完,房产证没有发还),出租物业的房租又不多,顾明国听说期货生意来钱快,而且赚的比股票多,他想来想去准备赌一把,做期货生意。
但是他手里没有钱,便跑去派出所谎称贷款抵押的房产证丢失,骗取派出所的证明信后,在房产局补办了新的房产证。
随后,顾明国用补办的房证作抵押,以找人代为设立的机械公司作为借款方,再次以补充流动资金为由,从城商行的另外一家支行——西郊支行,贷款人民币二百万元,贷款期限为六个月。
第795章 只剩裤衩了
从西郊支行贷的二百万,其中一百万元划入了机械公司账户,后被顾明国做期货生意用了,他听朋友说期货比股票更刺激,一涨一落可以以小博大,赚取高额回报。
朋友的话是非常准确的,期货市场实施的是保证金交易制度(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投资者确实可以“以小搏大”,只要操作得当,即可利用将近十倍的杠杆,获取高额回报。
但如果操作失误(大部分人都会操作失误,赚钱的永远是少部分人),损失会更大,而且资金不足时还需追加保证金,当保证金不足时,期货公司或者期货交易所会进行强行平仓。
对于顾明国来说,刺激不刺激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以小博大,他手里的资金有限,要想赚取高额回报让自己脱离债务的泥潭,似乎期货是最适合的,要么赚个盆满,要么输个精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顾明国的愿望实现了,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他亏损了近九十万元,真的输的只剩裤衩了。
另外的一百万元,被转入了他人代顾明国持有的信息咨询公司,顾明国分五次将一百万元陆续提现,提现后全部用于收购工程公司的股权。
贷款到期后,经银行多次催要,顾明国仅偿还了部分银行贷款利息,并多次与银行签订还款计划,但均未履行。
为了尽快偿还贷款,顾明国将工程公司转让给了苗祥荣,并将其在城商行西郊支行的二百万元贷款的债务一并转让给了他,双方签订工程公司转让协议后,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及相关股权变更手续。
此后,顾明国、苗祥荣与城商行西郊支行协商借新还旧,以工程公司的厂房及土地作抵押,从该支行贷款人民币二百万元用以偿还顾明国在该支行的贷款。
此后,工程公司以其房产作抵押,与西郊支行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贷款人民币一百零六万元,并办理了公证。
几日后,工程公司又以其地产作抵押,从西郊支行再贷款人民币九十四万元,并注明“收回再贷”。
上述两笔共计人民币二百万元的贷款办理完毕西郊支行内部审批手续后,上报城商行审批,但城商行未批准,并认为顾明国骗取采用房产证,并反复抵押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顾明国被公安机关传唤后,便再没出来。此后检察院以顾明国犯贷款诈骗罪,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