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承安心中一动,面上哀色更甚:“怎么说?”
  杨氏不觉有他,黯然道:“那日宫宴的酒烈,我们两个量弱,都有些受不住,我便邀皇嫂一道往外透风,哪知竟睡死了,连皇嫂不适,早早离去都不知……”
  承安眼底神色微亮,杨氏尤且不知,继续道:“我只当是染了风寒,也没细思,哪知再过几日,便听说皇嫂病重……”
  承安听到最想知道的东西,心中已有决绝,同杨氏说了几句,便返回宫去。
  他不得圣上喜欢,锦书行事不免战战兢兢,从不肯叫人轻看,,即使身子不适,也绝不会早早离开圣上与诸妃宗室都在的宫宴,落人话柄。
  除非,她实在是熬不住了。
  可病重的消息,是在几日后才传出的。
  又或者是,宫宴上有什么她忌惮的,想要躲过去。
  再或者……那日离开的人,根本不是她!
  照常理而言,前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后者不仅荒诞,而且机会近乎渺茫。
  可不知怎么,承安一颗心忽的剧烈跳动起来。
  万一,那是真的呢?
  不然,宫中何必匆匆办了丧事,停灵三日,便急忙下葬?
  这是冬日,不惧天热尸腐。
  这念头跳到心间去,叫他几乎站不住脚,跌跌撞撞,往自己宫里去。
  锦书虽死,侍奉她的宫人们却还在。
  这里面,有人对他说了谎。
  第115章 前世(九)
  锦书是在陈嬷嬷嘴里, 听到承安返京这消息的。
  “老奴悄悄跟夫人透个话, 已经违逆了圣上,可是不说,又怕夫人走错路,”陈嬷嬷叹口气,道:“夫人, 行事之前千万想清楚, 可别糊涂。”
  锦书眼里落下泪来, 勉强擦了,道:“我如何不知嬷嬷好意, 可是……终究不能置之度外。”
  那是她的丈夫, 是她的依靠,他们曾经依偎在一起取暖, 靠在一起说话, 情意绵绵的握着手,在白日游园, 夜间欢好。
  那是她半条命。
  “老奴说话不中听,夫人在耳中过一遍就是, ”陈嬷嬷温声道:“说句托大的话,老奴是亲眼瞧着圣上长大的, 深知他心性如何——您别想着跟他硬碰, 软下来,好生跟他说几句,他这样疼爱夫人, 哪有不依之理。”
  “嬷嬷这话是好意,可我也没办法照做,”锦书听得一笑,其中只有苦涩,再无他意:“他是天子,不容别人违逆,所以即使做了强取豪夺的事,被害的人也只能小心伺候着,说软话?”
  她这几日几乎要流尽一生的眼泪,又往何处去说理?
  陈嬷嬷见她如此,叹口气,不再劝了。
  年关愈近,宫中喜气愈发隆盛,浑然瞧不出有一位皇子妃病逝。
  圣上似乎有意凑巧,便在这喜事之上,额外加了一加,十二月二十六日这天,降旨加封诸皇子。
  晋二皇子承安为楚王,三皇子承安为赵王,四皇子承兆为燕王,六皇子承瑜为魏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