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御史 第38节(2 / 4)
“那究竟是吃了,还是没吃?”
“这……微臣,微臣没见过。”
她摆摆衣袖,掩住口鼻向一旁示意:“风禾子,拿来给他看。”
风禾子将指骨放置在陈言朴面前,陈言朴看后说道:“这,这是一节骨头?”
“是贫道弟子的手指骨头,被人给咬过。”风禾子悲声道。
陈言朴立时磕头:“微臣不知,微臣属实不知。微臣自五月入京上疏请旨赈灾后,一直辗转各地筹措粮食,后来回到宛州,就负责陪同监察御史一同巡查粮仓,检视核对粮款数目。实在,实在不知道宛州还有这种事情。”
“把他绑到角落里去,叫原东晖来。”她压着胸口,说两句话便要作呕。
张湍低声问道:“公主,这几日所核宛州账目无误,或可将县令传来,问一问各县如今在册人口。”
作者有话说:
1分时段算账,然后再合计。我不是会计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只是讨个巧。
2没有具体数值,后续也不会展现具体数值。
? 第47章
前几日各地县志陆续送进道观,赵令彻时常翻着,偶有提及宛州五县各类信息,她有些印象。如今张湍要问,便同时吩咐下去:“把宛州县令也叫过来。”
原东晖先至,她安排着说:“两省六州三十五县中,属原南一省的各州县官吏,上到知州、下到县城,数目清查完全,一人一页,列个册子给我。”
张湍不解:“这是何意?”
“我看内狱审问多有口供记录,先叫他们把册子造好,审问时填写方便。”她兴致勃勃,“凡在册人员,全数召到宣禹山来。我要亲自审问。对了,去将钦差使团的另一些人都叫来,灯点上,原南一省的项目今夜要全部核算清楚。”
原东晖得令退下,孙远一身泥巴跑进大殿行礼,脸上、发间皆有黄泥草叶。
她莫名道:“你是宛州县令?”
“正是卑职,公主贵人多忘事,卑职这个县令还是公主您提拔的。”孙远抹一把眼角污泥,“卑职听说公主看上了这儿的野?????菜,想要给皇上捎些回去,卑职就趁着有空闲在山里四处寻觅,只求能多挖点儿野菜孝敬。”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她将七月宛州账目合计单子拉到近前,垂眼扫过问着,“钦差大人想知道如今宛州在册人口有多少。你是县令,说说吧。”
“这算是问对人了!”孙远转向张湍一礼,“至去岁年底,宛州县城在册应有十二万三千上下。”
张湍刚要回问,赵令僖却先开了口。
“你们县志上写,兴平二十五年,宛州县城总在册人口二十七万七千八百二十九人。才过去十年,少了整整十五万人,你倒说说看,这十五万人去哪儿了?”她心中好奇,左思右想,莫名又想起那截指骨,腹中一阵翻涌。次狐见她神色不对,忙端盏茶来哄她喝下。半盏茶冲入腹中,方有些许好转。
孙远吞吞吐吐,后突然得了主意,眼睛一亮道:“去年蝗灾,县里多半人逃灾去了,还没回来,所以人少了点儿。”
张湍冷着脸说:“活人逃灾,与你在册人口锐减有何干系?”
“这,卑职刚刚上任,兴平二十五年的时候,卑职还没考上功名,委实不知怎么就少了这么多人。”孙远又扯了个借口,而后岔开话题,堆着笑说:“公主娘娘,马上入夜了,夜里黑,卑职多找几根蜡烛给您点上,可别熬坏了眼睛。”
见人奉承着赵令僖获准退下,张湍脸色更差,晦暗灯光照着愈显冷峻。
她擦了手,拣块新送的梅子糕填嘴里。去年糖腌的梅子,酸味祛得干干净净,反倒觉着没滋味。她将梅子糕吐在帕子上,茶水漱了漱口,又道:“七哥之前说,近十年宛州县城统共遭了三次大灾,兴平三十年水患,兴平三十三年大旱,兴平三十五年蝗灾。早先两任县令治灾有功,各自升迁去了,不在原南省内。”
随队仆役们入殿掌灯上,室内逐渐亮起。光线落在张湍脸上,使他神色柔和了几分:“公主有心,还能记得南陵王随口提起的这些。接连遭灾,治灾再及时有效,百姓仍然会受苦受难,人口减少不难理解。但一县人口十年间减去近六成,若非前几次灾祸累计而来,倘仅因一次蝗灾就减十万有余,实不应当。”
倘若是三次灾害共同导致,可见前几任县令治灾工作亦是不力,怎能不降反升?倘若是一次蝗灾致使宛州县城人口锐减十五万,此次蝗灾该是何等触目惊心?是与两省上报治灾成果奏疏所述大相径庭。 ↑返回顶部↑
“这……微臣,微臣没见过。”
她摆摆衣袖,掩住口鼻向一旁示意:“风禾子,拿来给他看。”
风禾子将指骨放置在陈言朴面前,陈言朴看后说道:“这,这是一节骨头?”
“是贫道弟子的手指骨头,被人给咬过。”风禾子悲声道。
陈言朴立时磕头:“微臣不知,微臣属实不知。微臣自五月入京上疏请旨赈灾后,一直辗转各地筹措粮食,后来回到宛州,就负责陪同监察御史一同巡查粮仓,检视核对粮款数目。实在,实在不知道宛州还有这种事情。”
“把他绑到角落里去,叫原东晖来。”她压着胸口,说两句话便要作呕。
张湍低声问道:“公主,这几日所核宛州账目无误,或可将县令传来,问一问各县如今在册人口。”
作者有话说:
1分时段算账,然后再合计。我不是会计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只是讨个巧。
2没有具体数值,后续也不会展现具体数值。
? 第47章
前几日各地县志陆续送进道观,赵令彻时常翻着,偶有提及宛州五县各类信息,她有些印象。如今张湍要问,便同时吩咐下去:“把宛州县令也叫过来。”
原东晖先至,她安排着说:“两省六州三十五县中,属原南一省的各州县官吏,上到知州、下到县城,数目清查完全,一人一页,列个册子给我。”
张湍不解:“这是何意?”
“我看内狱审问多有口供记录,先叫他们把册子造好,审问时填写方便。”她兴致勃勃,“凡在册人员,全数召到宣禹山来。我要亲自审问。对了,去将钦差使团的另一些人都叫来,灯点上,原南一省的项目今夜要全部核算清楚。”
原东晖得令退下,孙远一身泥巴跑进大殿行礼,脸上、发间皆有黄泥草叶。
她莫名道:“你是宛州县令?”
“正是卑职,公主贵人多忘事,卑职这个县令还是公主您提拔的。”孙远抹一把眼角污泥,“卑职听说公主看上了这儿的野?????菜,想要给皇上捎些回去,卑职就趁着有空闲在山里四处寻觅,只求能多挖点儿野菜孝敬。”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她将七月宛州账目合计单子拉到近前,垂眼扫过问着,“钦差大人想知道如今宛州在册人口有多少。你是县令,说说吧。”
“这算是问对人了!”孙远转向张湍一礼,“至去岁年底,宛州县城在册应有十二万三千上下。”
张湍刚要回问,赵令僖却先开了口。
“你们县志上写,兴平二十五年,宛州县城总在册人口二十七万七千八百二十九人。才过去十年,少了整整十五万人,你倒说说看,这十五万人去哪儿了?”她心中好奇,左思右想,莫名又想起那截指骨,腹中一阵翻涌。次狐见她神色不对,忙端盏茶来哄她喝下。半盏茶冲入腹中,方有些许好转。
孙远吞吞吐吐,后突然得了主意,眼睛一亮道:“去年蝗灾,县里多半人逃灾去了,还没回来,所以人少了点儿。”
张湍冷着脸说:“活人逃灾,与你在册人口锐减有何干系?”
“这,卑职刚刚上任,兴平二十五年的时候,卑职还没考上功名,委实不知怎么就少了这么多人。”孙远又扯了个借口,而后岔开话题,堆着笑说:“公主娘娘,马上入夜了,夜里黑,卑职多找几根蜡烛给您点上,可别熬坏了眼睛。”
见人奉承着赵令僖获准退下,张湍脸色更差,晦暗灯光照着愈显冷峻。
她擦了手,拣块新送的梅子糕填嘴里。去年糖腌的梅子,酸味祛得干干净净,反倒觉着没滋味。她将梅子糕吐在帕子上,茶水漱了漱口,又道:“七哥之前说,近十年宛州县城统共遭了三次大灾,兴平三十年水患,兴平三十三年大旱,兴平三十五年蝗灾。早先两任县令治灾有功,各自升迁去了,不在原南省内。”
随队仆役们入殿掌灯上,室内逐渐亮起。光线落在张湍脸上,使他神色柔和了几分:“公主有心,还能记得南陵王随口提起的这些。接连遭灾,治灾再及时有效,百姓仍然会受苦受难,人口减少不难理解。但一县人口十年间减去近六成,若非前几次灾祸累计而来,倘仅因一次蝗灾就减十万有余,实不应当。”
倘若是三次灾害共同导致,可见前几任县令治灾工作亦是不力,怎能不降反升?倘若是一次蝗灾致使宛州县城人口锐减十五万,此次蝗灾该是何等触目惊心?是与两省上报治灾成果奏疏所述大相径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