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阿宝 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鸣翠坊”——出自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原本就是以“乐”称名于扬州的。
  楼里的娘子大多都通晓乐艺,且会一两门乐器,如崔小钰擅筝,但她的琴艺也不是特别出色,与她的书画才艺相辅相成而已。
  妈妈常深恨自己手底下没教出一位乐艺闻名天下的娘子,使得鸣翠坊这些年日渐式微,争不过小秦淮河畔那些声名鹊起的新妓馆,熟料真正的转机就在自己身边。
  阿宝本就精通音律,她自三五岁起,便师从蜀地一位女艺人学琵琶。
  在家乡时,她时常抱了琵琶上街卖艺,哥哥李雄便在一旁支个摊子,敲打银饰,一边看着她,免受市井泼皮们的侵扰。
  十来年的磨砺,阿宝的琵琶技艺已炉火纯青,就连妈妈派来的老师傅听了她一曲琵琶后,也说自己无所可教。
  妈妈大喜之余,让崔娘子带着她参加更多达官贵人的宴会,崔娘子吟诗弄词时,她便从旁弹曲助兴。
  如此一段时日后,阿宝声名愈显,人人皆知鸣翠坊里有名琵琶女,琴技高超,容色倾城,竟连“色艺双绝”的崔娘子也比下去了。
  此后,慕名来楼里听阿宝弹琵琶的客人如潮水至。
  然而真正让阿宝成名的,却是扬州太守府里的一场万花宴。
  作者有话说:
  梁元敬拒绝为新后作画这件事,我再解释一下。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是一个新入职的职场菜鸟,周一要召开员工大会,但你恰巧生病了,同事便劝你请假,反正老总人好,不会计较,你也确实病的起不了身,就请了个假。
  结果没想到,老总没计较,副总生气了,因为他是个空降兵,本来就因为被人说是“关系户”而心里有气,员工大会你不来?好吧,这下一年的小鞋都有的穿了。
  梁元敬这个人,你说他笨我是不同意的,只能说他是心思单纯澄澈,不懂官场那套弯弯绕绕,所以容易被人坑。
  另外,他在进宫之前,也不知道皇后就是阿宝,别忘了,阿宝是以“李婉”的名字入的宫。
  所以这种时候只能感慨一句:世间的阴差阳错从未停歇,都是寻常。(嬛嬛语录)
  另:“小秦淮河”、“瘦西湖”都是清代才成形的说法,宋代是没有的,这里我借用了。
  第24章 琵琶
  祐安五年, 花开时节。
  知州李祈开放潘园举办万花会。
  潘园坐落于瘦西湖畔,原本是扬州盐商的私人宅邸,李祈好园林之盛, 有人便买来送他, 作为他的私家园林。
  潘园耗费无数能工巧匠而建成, 园内遍植青竹,湖石假山林立, 其姿态造型千奇百怪, 又筑以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可谓是移步换景, 一步一妙。
  兼其坐拥瘦西湖之景, 站在楼阁上举目远眺,即可俯瞰湖上小金山,待到冬来, 漫天大雪,山上梅花翩然盛开, 游客纷纷来此踏雪寻梅, 时人有“扬州第一园”之称。
  所谓“万花会”, 其实赏的只有一种花,即芍药花。
  其时扬州芍药名动天下,与洛阳牡丹、成都海棠齐名, 倶贵于时。
  李祈举办赏花宴,各士庶花农竞相呈献家中培育的芍药名品, 最后选入潘园的竟有上万盆之多。
  李祈又广邀知己好友、官场同僚、词人墨客、隐士名家前来赏花,平民百姓亦可以入园观赏, 是以那日潘园中人头攒动, 只怕容纳了数千人。
  崔娘子作为当红名妓, 又素来与士人广有交游,自然也在应邀之列。
  不幸的是,那日她因患时疾,坏了嗓子,不能登台表演,可李祈请的宾客大多是慕她崔娘子的美名而来,若随便换个人,恐怕不好收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