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 第19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稿件收集了半个月,一审也结束了。
  郭超英把审核的稿件交给林清雅,林清雅又拿去找章教授。
  章教授跟批改作业似的,大多数诗歌写的,都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最后还是找出五篇优秀的诗歌,和一篇现实题材的农村小说。
  林清雅担心名气不够,又把主意打到了吴秋舫身上,笑眯眯地跟吴纯如说:“吴老师现在的名声,在绘画界年轻一辈如日中天。你去找他做个采访,作为新增栏目名家采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吴纯如点头,“行。不过雅雅,我们这个报纸全靠你从养鸡场抽取经费,真的不用我们全体社员筹钱发行?这能供应的过来吗?还要给作者发稿费。”
  林清雅轻笑,“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在报纸上设计了红旗鸡的品牌,也算是宣传效果了。先出一期文刊试试水。”
  每期印刷几百份报纸的经费,对养鸡场来说微不足道,还能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打响第一个广告市场,这才是林清雅的目的。
  吴纯如把吴秋舫的采访文稿准备好后,所有稿件交给林清雅定稿,最后自己组内排版,并且严格要求排版,向社会媒体编排看齐,这样也会节省一笔经费。
  自行排版都完成后,便去找印刷厂先印了样刊。
  社员去把样刊取了回来,“社长,样刊印好了。”
  林清雅接过,“我看看。”
  样刊印出来,一股子墨香味,只有单面。
  各个栏目板块排版都很清晰,最后名家采访,林清雅看了眼,又蹙眉,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她又拿过社会媒体报纸,果然,少了摄影报道,这份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就不够。
  名家采访一段文字后,还有一首抒发革命爱情的小诗。
  这里少了张吴老师的照片。
  林清雅又看着吴纯如打趣,“没想到吴老师还有会作诗的本领,这张报纸发行后,这首诗肯定要火遍全校了。”
  吴纯如也温柔一笑,她一直仰慕他的才华。
  第421章 领取计生用品
  林清雅把样刊处理完,派人送到印刷厂,印刷五百份。
  同时把定稿的稿费,通知郭超英发放下去。
  这次稿费发放六个人,两个是中文系的,直接在上课前发了,其余的是别的班级,还留了宿舍地址去送稿费。
  看到郭超英给写稿的同学,一人发了一个红包,里面是崭新的票子,同学们都红了眼,激动地围了上去。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衣裳的男同学,突然走过来,拿着稿费,热泪盈眶。
  “林清雅同学,谢谢你们组织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我今后一定积极参与。”
  “我还有稿子,你们收吗?”
  这男同学家庭贫困,助学金最高档,还是全部寄给家里,这年代五元钱的稿费,已经抵得上出版社的价格。
  而出版社只要名家名作,他们新人几乎是没机会的。
  所以,这是争破头也要抢到的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