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 第1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审批不能通过,还需要一位指导老师,这位老师要他们自己去找,因为是校内第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社,不具备专业的学术性质,是拿不到学校的资源和经费的。
  郭超英在这撺掇,“纯如,我们缺个指导老师,你去做吴老师的工作,看他答不答应。”
  吴纯如去找了吴老师,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很快就答应了。
  她们重新提交了审批,终于通过了,但是必须按照办理文学社的规章制度执行。
  比如,这是校园内流通读物,不建议有偿发行。
  林清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有正向导向的事,都愿意去挑战尝试。
  她又制定了文学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会议投票权,罢免权等条例,都详实地提了出来。
  文学社审核通过后,林清雅担任社长,郭超英和吴纯如担任副社长,开始正式向全校招纳新生社员。
  新生社员招纳了将近二十个,其中不乏文采方面的佼佼者,组成第一届霁川文学社成员。
  每周五晚上,例行开社员会议。
  会议场所,定在教学楼。
  第一次会议,林清雅,郭超英,吴纯如依次上去讲话,新生成员也是热情澎湃。
  都是一群文学爱好者,组织在一块,就能侃侃而谈。
  大家相互认识过后,林清雅宣布了任务,面向全校征文,为第一次印刷月刊供稿。
  “全体社员宣传下去,我们征稿是会提供稿费的,像是每期诗歌:长篇5元/首,短篇3元/首。小说的话面议。文艺评论是每条1-5元。详实稿费,到时印在征稿页面。”
  社员听到这文学社还给发稿费,激动地举手:“社长,我们内部成员可以参加吗?”
  林清雅微笑,“可以。”又宣布,“征稿任务,截止半个月后,大家踊跃收集征稿,内部各栏目编辑审核后,再推给我定稿。”
  “是,社长。”
  林清雅又和大家敲定了征稿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文艺作品评论等,主题和字数限制。
  因为是第一期,必须选个好的主题,最后敲定了红色题材,时代奋斗的主题。
  林清雅又安排郭超英督促社员,把征稿内容写出来十几份,张贴在每层楼的宣传栏上。
  路过的师生一看文学社还有稿费,报名的人数蹭蹭往上涨。
  投稿地址暂且选在食堂,这里随时都可以进出,安排了社员在这负责登记。
  张贴了征稿第一天,专门收稿的社员,就收到了二十多份稿件,其中大部分是打油诗。
  稿件是保密封存,统一审稿,不录用的稿件,会退给大家,可以自行去登记处领取。
  一审是组内成员交叉审核。
  负责二审的审稿编辑,林清雅专门找了中文系现代汉语的章教授。
  老教授也很愿意出力,支持学生的活动。
  最后是林清雅来定稿和负责印刷。
  林清雅还亲自为社刊设计了页面,穿插介绍了红旗鸡的简图广告,计划是单面报纸文刊,刊登字数也有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