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5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里,白虎顿了顿:“我隐约感觉到,背后可能也有天道盟的影子,实际上历朝历代,每隔数百年,好像都会有天道盟参与或者煽动的一些大的叛乱起事发生,因为叛军乍起时需要的军械,粮草,不是平白得来的。”
  玄武点了点头:“天道盟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讨论,白虎大人还是继续说说这东汉末军制的转变,从一个中央军实力不足的朝代,如何进入了三国时期。”
  白虎点了点头,正色道:“东汉的军制是有点类似守外虚内的,洛阳这个首都周边的军队很少,没有西汉时那数万乃至十余万强大的常备南北军存在,拱卫京城的守军可能就万余人,甚至还不到。而北方边郡为了防备匈奴和鲜卑,西方的凉州为了对付羌人起义,倒是常备有强大的军团,都在数万以上,这就造成了内地空虚,边军强大的一种反常现象。”
  “黄巾起义,是太平道趁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大起事,因为宗教布道的速度快,范围广,信徒众多,加上可能有一些外力的参与,所以起事迅速就扩大了规模,变成了遍及全国的大乱,而朝廷的常备兵力,尤其是京城的中央军,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大乱,迅速就让太平道之乱扩大,遍及整个中原地区,甚至威胁到了洛阳。”
  “在这种紧急时候,东汉朝廷一方面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军队,调回边郡的野战部队,让皇甫嵩等名将指挥,另一方面,允许全国各地的豪强地主,自己组建平叛军队,象刘备,曹操,孙坚这些人,就属于自己募集了义勇,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了功。”
  “可是黄巾之乱平定了,天下大权却已经不再属于东汉朝廷,在平叛中立了功的各地豪强们,纷纷当上了官员,将领,成为一方的领袖,还有象是董卓这样的人,更是一跃而成为凉州刺史,从此掌握了强悍的凉州军团,成为后来巨大的隐患。”
  青龙微微一笑:“后面就是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不知出何考虑,在袁绍的建议之下,调董卓的凉州军进京,准备捕杀这些宫中的十常侍,结果酿成了天下大乱,何进在宫中被十常侍所杀,而袁绍和曹操等人带着城外的西园八校尉军队,哦,这八校尉就是黄巾之乱时,东汉政权下令新组建的一支新军,用来准备替代原来的南北军的中央军团。他们带了这支军队平定了十常侍的叛乱,却无法阻止董卓这头更凶猛的野兽进京。”
  朱雀长叹一声:“董卓之乱,彻底地终结了东汉,他带兵进京,屠戮百姓,淫乱宫室,废立皇帝,大汉立国四百年所倚仗的天子威权,荡然无存,而那些在黄巾之乱中有了官职的地方实力派,尤其是关东诸豪强们,这时候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天下彻底进入了长久的战乱。不过,从法理上说,这时候董卓带领的,应该是属于官军性质的朝廷军队,而各关东豪强率领的,则是临时从民众中征募的义军,丁壮吧。”
  白虎沉声道:“是的,从军制上来说,就是如此,凉州军团是属于官军的序列,从凉州百姓和各个羌人部落之中征发而来,而且是属于要几年服役,然后退伍的性质,跟汉朝的正式官军一样,服役期内免除税赋,立了功则有奖赏和升职的空间,董卓本人,也是靠着平定黄巾之乱时的战功,坐上这凉州刺史之位的。只不过,他和别的凉州刺史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只呆在刺史府里享受,而是喜欢到各个羌族部落里,跟那些羌族豪帅,酋长勇士们把酒言欢,甚至是比武结兄弟之类,以此换取了这些羌人部落的效忠。”
  “因此凉州军团,不止是正常征发的汉人,更多是这些羌人狄人,在东汉承平日久,军力不足的大环境下,这些异族构成的部队更加凶悍,残忍,也是董卓敢于带兵进京,废帝专权的信心所在。”
  玄武的眉头一挑:“也就是说,这董卓的凉州兵马,很多是并不符合东汉朝廷正常征兵体制,从羌人那里征来的,对不对?”
  白虎点了点头:“是的,本来这些羌人部落居住于西陲,跟关中地区相隔数千里,离中原更远,往往是不可能到中原的,但董卓自从带了他们进了一回关中,甚至是进了洛阳地区后,这些羌人见识到了中原的繁华和富庶,又觉得中原军队不堪一击,于是就开始有了想法,这就是五胡乱华的起源。”
  第5391章 天下大乱源黄巾
  玄武微微一笑:“可是胡人和羌人的部落迁入中原内地,可不是董卓开始的啊,小规模的迁进内地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就有了,而大规模的迁入中原和关中,则是从曹操时代开始的呢。要说五胡乱华的起源,可谈不上董卓的那些西凉羌人部落呢,反而他们在整个东汉一代,是不断起事作乱,甚至一度让东汉朝议要放弃凉州呢。”
  白虎叹了口气:“羌人自西汉时代起就是开始与中原有了大量的接触和融合了,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河西一带是匈奴人和小月氏这些卢水胡等部落的牧场,直到汉武帝反击匈奴,才把河西四郡收入汉朝疆域,从此也开始了和凉州河湟地区的羌人部落的接触,几百年下来,冲突不断,飞将军李广也有过跟羌人作战的经历,羌人部落人口众多,半耕半牧,而河西甘凉一带的汉人军队和百姓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下风,但靠着汉人的强大组织力和关中军队的一次次出击支援,也算是平定了羌人各部多次的反抗,到了董卓的时期,凉州已经算是东汉比较稳定的一块地盘了。”
  青龙冷冷地说道:“稳定什么啊,别说董卓时代了,后面西晋时的秃发树机能之乱,还连杀四任凉州刺史,酿成震动天下的大乱呢。”
  白虎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从东汉末到西晋,近百年来中原天下都大乱,小小的凉州失去了强大汉军的压制,这才让羌人部落重新发展壮大,出现了秃发树机能这样的大军阀啊。不过,我想说的是,以军制来说,羌胡部落是部落酋长直接管理,保留完整的部落模式,他们也会一点耕作,识五谷,不象北方草原的胡人那样,几乎完全不会农事,所以董卓为代表的很多凉州刺史,军阀,是结交这些羌人部落豪帅,给他们提供粮草和布帛,以换取他们不作乱,甚至是为自己提供兵马助战,毕竟,这些部落是有很多牛羊和马匹的。”
  朱雀点了点头:“就是一种非编户齐民,但处于半雇佣状态的征发异族?”
  白虎正色道:“是的,对于这些异族,其实同样有他们的贵族,酋长和部落里的族人之间的关系,后世是随着羌人,胡人大量地进入中原,中原的统治者面临一个如何征用这些部落人马的问题,后面我会讲到北魏,后燕这些进入中原的胡虏国家在胡人部落里的征发模式,而现在,我们还是说说董卓之乱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军户,这是一种全新的军制。”
  青龙笑道:“一直在等你详细说说这个呢,军户制度,是对于以前从六郡良家子,平民百姓之中征发的这个制度的根本性改变,大概也是从此各国军队的构成,甚至是政治制度上也相应地进行了彻底变化,你说的士族失去对军权的控制,其实从根本上来讲,是从军户,世兵制度的出现开始的,我想听听白虎大人详细地聊聊此事。”
  白虎点了点头,略一思索,说道:“这个军户制度,确实是从曹操开始才第一次出现的,之前的历朝历代,从先秦到两汉,都是由国家分地给百姓,成丁后分到一定数量的田地,然后百姓们要根据这些分配的田地,对国家尽义务,交税,抽丁,徭役,都是这种义务的表现。所谓报国恩,报君恩,就是如此。”
  青龙冷冷地说道:“又是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那套把戏,搞的好像老天让出了个皇帝,他们才有的活一样,这天下的土地,本就是让天下人自己拥有的,让他们足以谋生的东西,凭什么就成了皇帝一个人的了?”
  玄武微微一笑:“青龙大人,我知道你对于这种独夫君王一向是讨厌的,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搞出这种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理论,那天下人心会思乱,谁都会去想,那个皇帝为何不是我呢?那就会天下大乱啊。千千万万的底层百姓,如果一旦觉悟,都认识到皇帝,天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那谁会甘于接受被人统治的这个结果呢?”
  青龙勾了勾嘴角,说道:“我知道是这个道理,儒家发明什么君权天授这些理论,就是为了统治和御民的,甚至把百姓看为牛羊一样的,我们这些世家高门也从中得到了好处,若非如此,庄客佃户们怎么会如此听话呢?因为皇帝代天牧民,而皇帝牧不了这么多民,得委托我们代为牧。”
  白虎笑道:“青龙大人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对皇帝制度如此愤愤不平了,只不过,我们这些上层贵族,是需要利用好这个制度,既让底层百姓不生反抗之心,又要对皇帝的权力给与各种限制,不让他真正的能决定我们这些人的生死,不让他也能牧了我们。”
  青龙冷笑道:“不错,这就是我们黑手乾坤存在的意义,对上限制君权防守独夫民贼,对下要做到安抚民众,天下太平,既然不能让他们吃不饱饿死,酿成叛乱,又不能让他们生出不必要的野心,想要夺权。”
  白虎平静地说道:“百姓们是很难会有这样的想法的,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但治世之中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野心的士族,贵族,不满现状,想要夺取皇位,于是通过各种办法,组织和煽动百姓,起事叛乱,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要警惕的,如果只是为了几个逃奴,盗贼,也不需要我们黑手乾坤的存在了,而这样的人,在东汉末,就是太平道,是黄巾军,是张家三兄弟,他们掀起了天下大乱,但是,乱世的延续,却是因为关东的豪强地主们。”
  玄武点了点头:“白虎大人的意思,是因为平定黄巾之乱时,允许天下豪强自行募兵壮勇,然后这些豪强就有了经历了战事,有军事能力和组织度的庄丁,门客队伍,自己也有了官职,董卓之乱一起,这些关东豪强就再次自行组军,让整个天下陷入战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