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6节(2 / 3)
刘裕笑了起来:“为何要担心这些呢,如果天下人都意识到,这个天下,这个国家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天下人的,而这个国家会保护每个人的性命,保障每个人安居乐业,让人人有地种,有布织,有饭吃,可以自食其力,更是让所有人有机会得到教育,掌握知识和本领,无论是沙场立功还是入学校为吏,以后都可以出人头地,取得爵位,甚至有机会坐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那他们还需要再去造反吗?就算有人想造反,还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吗?”
第5230章 龙子天孙皆为空
刘裕说到这里,心跳越来越快,血液也在加速流转,沉声道:“已知的平民百姓的造反,最早就是陈胜吴广,他们的口号不就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吗?如果我从规矩上就让天下人知道,这王候将相本无种,人人皆可取王候,那他们还会跟着陈胜吴广这样的人造反作乱吗?我要的天下,既不会有暴君,也不会有反贼!若有,天下共击之!”
刘敬宣的胸口那发达的肌肉在剧烈地起伏着,可以看得出,这些话对他的巨大冲击力,甚至可以说,这种无君无臣的说法,已经颠覆了他的整个认知,他喃喃地自语道:“无暴君,也无反贼,这,这是无君也无臣啊,这样的世界,真的会有吗?”
刘裕厉声道:“当然会有,上古的时候,就是天生万物,并无君长,部落之中,人人平等,首领都是推选上去的能人,而这个能人,也是年老之后需要退位让闲,绝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徇私靠着血缘关系来继承,甚至,在上古的时候,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部落是女人负责生育子女,养大子女,所有的部落男子,都可能是他的父亲,即使是母亲,也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哪有什么子孙继承的道理,每个部落的族人,都是这个部落的孩子,都有可能继承这个部落,当上领袖。”
刘敬宣咬了咬牙:“可是,可是随着强大的男性首领的地位稳固,慢慢地就会作为首领,占据更多的女子,有更多的交配机会,而部落中的女人,也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生父是谁,后来就会变得血缘明确,然后就从部落变成了小家,有了婚姻这些,这样父子关系明确了,男子靠了天生的力量占有生产和战斗的优势,就能取代女性变成部落的首领,继而让部落慢慢地成为无数个小家的集合,让原本平等的族人,变成自己的子民,这种从母系部落,到父系部落的转变,不就是血缘传承的来源吗,就算现在在草原上,也不乏这样的转变呢。”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我承认从母系到父系的传承,是这种家天下的起源,从上古的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大禹,他的儿子夏后启,是第一个以血缘方式取代了以前的禅让方式,从而让家天下从此成为规矩的人,即使是夏启活着的时候就遭遇了报应,他的儿子也起兵作乱想要抢他的位置,但这套父死子继的规矩,却是一直流传了下来,这符合人性的自私一面,总是指望子孙能继承自己,更准确地说,是为了继承祭祀,在上古时代,文化落后,连识字的人也没有几个,祭司甚至是比部落首领更高级的存在,出于私心,明确了父母关系后,手握权力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子女来接任祭司一职,而掌握了祭祀,就掌握了传承,慢慢地,就会过渡到父亲的部落首领的权力,也落到了儿子的手中。”
“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原来的禅让制度,起码是能确保,权力能交到足够优秀,足够强大的人手中,他能被禅让接权,要么是能力超过别人,要么是在人脉,关系上超过别人,不会因为他是首领的儿子,就天生比别人强。这套血缘继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确保继承人足够优秀,基本上是不可能超过他父亲的水平的,因为他的父亲要坐到那个位置,是要经历千难万险,经历了足够多的历练,才能有强大的能力,才能服众,就象你阿寿,你的这身打仗的本事,是从小你爹把你往死里练,然后身经百战,打了无数次的战斗后存活下来,这才有的经验,而你的孩子,是没有这个过程的。”
刘敬宣用力地点着头,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也是北伐回老家后,我爹作主让我娶了个世家小姐,才生下这小兔崽子,结果我家那婆娘把他当宝贝一样,五岁了都舍不得让他去学武,还说什么我们老刘家世代军汉,结果当了大将军又如何,我爹照样给人害死,还不如让孩子好好学点诗书,识文断字,以后当个士族来得安全呢。”
“唉,也怪我当时胡涂,信了这女人的话,现在看来,真的是妇人之见,不可信,不可闻啊。女人天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除非也是将门虎女,可是我娶的是个世家小姐,都怪我爹一心要往世家里爬,才让我找了个世家婆娘,现在我儿子都给这女人坑了,这辈子打不了仗,做不得将军,就是你说的这样,老子英雄儿怂蛋,没我这武艺和本事啊。”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女人嘛,正常,那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哪舍得就这样冒生命危险呢?但话虽如此,从小养尊处忧的大少爷们,能力肯定比起父辈,没了那些锻炼的经历,是要大大退化的,不要说习武了,就算学文,也是如此,那些第一代,第二代为了夺权,为了平天下而费尽心血,撑起一个国家的大丞相,大世家们,他们是很有本事的,甚至他们很多人是从普通士人开始,靠着当人幕僚,甚至是当小吏而起步,慢慢地才掌国之大权,就象胖子这样,这小子你别看他胖,小时候成天苦读,一刻都放不下书的,这才有了满肚子的才华,他的几个儿子,同样也不可能象他这样从小吃苦了。”
刘敬宣沉声道:“寄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其实人都一样,没有谁是什么龙生的,天定的,大家都是肉体凡胎,不吃苦,不上进,那必然子孙后代就不成器,不配再拥有权力,所以,应该回复古代的禅让制度,在生前就交出权力,选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上,而不是要靠着什么天子龙孙的屁话,让血缘传承,让这种一家一姓坐天下,成为定制,对吧。”
第5231章 身居高位为人民
刘裕正色道:“是的,如果是靠血缘传承,世代相传,不管是皇帝还是世家,那就是开国时的那一小部份人,那一个皇帝加上几百个世家,永远地占有权力,永远地奴役和统治天下人,这公平吗?”
“这些开国的皇帝和功臣世家,他们开国时或许可以靠着高超的能力,靠着盖世的功劳取得天下百姓的认可,愿意受他们统治,但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了,隔了几代人后,当年天下百姓的后代,还愿意接受他们后代的统治吗?”
“要是这些后代偏偏又是不学无术,养尊处优的废物,那必然会给人推翻,改朝换代,到时候子孙给斩尽杀绝,难道这就是对他们好的事了?”
说到这里,刘裕的双眼光芒闪闪,正色道:“不是说一定就要剥夺子孙以拍当首领的机会,而是说,不能直接就指定子孙接掌权力,如果我坐了大位,我的儿子以后想接我的班,可以,那得拿出超过你阿寿,超过希乐,超过所有大将少帅们的功劳,让全天下人都认可他才行,而不是凭我刘裕想让他接班,只凭他是我的儿子,那是万万不行!”
刘敬宣激动地点着头,说道:“好,太好了,这个设想,回到了上古圣王的那种禅让贤能的路子上,如此一来,天下百姓也不会有什么话好说了。不过,即使是上古时代,也是有人不服这种禅让制度的,每次禅让的时候,总会有些部落不服,不来参加会盟之类的,所以一些强大的首领,如大禹等人,还要通过诛杀这些迟到的部落首领,来竖立自己的权威呢,寄奴啊,就算是贤能和有功之人,也肯定不止一个,如果不让自己的子孙继承,那可能人人都有可能即位,这样的指定,似乎也有出乱子的可能呢。”
刘裕微微一笑:“这有什么为难的,哪怕是现在,如果真的是司马氏皇帝退位让贤,要禅让给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就一定是我了?那些世家大族们,恐怕是宁可让希乐当选即位,也不希望是我坐这个位置吧。”
刘敬宣的眼睛一瞪,厉声道:“希乐?就他也配么?这平定天下,恢复晋国,他永远只是第二位的,甚至这次,他连第二都算不上,要是选他上,我第一个不答应,而且那些个世家大族,哼,真要计较起来,他们的功劳还没坏的事多呢,不仅皇帝,或者说最高统治者要换,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家伙,也得换了,除了谢家等少数几个还能办事的家族,通通都应该贬为平民,种田耕地去。”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是啊,你阿寿觉得他们没有本事,占着位置不作贡献,还经常在后面搞阴谋诡计扯后腿,坏国家大事,可他们反过来也会觉得我们这些兄弟们不学无术,大字不识只会打打杀杀,立了点功回去后就成为地方一霸,连个村子都管不好,两边互相看不对眼呢。”
刘敬宣咬了咬牙:“看不顺眼?哼,刀子在我们手上,他们敢看不顺眼,就跟王愉家那样,全给剁了,看他们还敢看不起我们!”
刘裕无奈地摇了摇头:“阿寿啊,咱们总不能用山寨的方式来治国吧,如果说打打杀杀,靠了暴力就管用,那天下还不如交给胡虏呢,我们武人将士打天下,也要会治天下,这个治天下,就得是讲规矩,现在我们掌权,这规矩是我们定的,自己的规矩,总得遵守,是不是。”
刘敬宣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是我的错,唉,只是我一想这些世家高门干的坏事,我就控制不了这个脾气,不过,按你的说法,天下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会知道谁好谁坏,真的要是大家推举,那肯定是你寄奴哥坐这大位才是。”
刘裕点了点头:“我确实现在是有资格坐天下,但是,那是建立在我外灭南燕,内平妖贼,复兴大晋,不恋权力的前提下的,要是我也想夺这天子之位,那很多世家子弟,或者是士族中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陶渊明,就会说我是狼子野心,想要借着功劳篡权夺位,然后为了自己的位置,又要驱使百姓,放弃安定的生活,再次驱民为军,去北方与胡虏作战了,你还别说,这样的言论,对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一直为世家劳作的庄客佃户们,还是很有影响另行的。”
刘敬宣咬了咬牙:“那在北伐之前,就得先夺了世家的权,分了他们的地,给普通庄客,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对他们真好的。”
刘裕平静地说道:“这些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情况,就是离了世家子弟们的支持和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我们是做不到的,他们能控制和垄断对基层的治理,靠的就是文化知识,我们的将士们绝大多数出身低微,连字都不识,没有文化,就做不到管理,在军中因为同吃同住,不识文字,只需要遵守军令还可以指挥一队人,一幢人,但要是到了地方上,一个村,一个乡,有多少户人,住在哪里,如何联系上,如何管理,这可就是门学问了。”
刘敬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啊,我当刺史的时候,看着那些各郡各县的卷宗,头都大了,要我来管州治郡,真的是难为我了,这种事情,还是得等你以后把这学堂,开得村村都有,才有足够的平民子弟能接替这些士族,来管理乡村呢,或者是让弟兄们都在军中就学到文化,平时操练之余,也要读书习字,让他们有管理乡村的才能呢。”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是后话了,都需要长时间地准备,短时间来说,我需要天下人都明白,这天下是天下人的,不是老天的,更不是什么皇帝的,世家的,身居高位,是为了全天下的所有人民服务,而不是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第5232章 名号承继非本人 ↑返回顶部↑
第5230章 龙子天孙皆为空
刘裕说到这里,心跳越来越快,血液也在加速流转,沉声道:“已知的平民百姓的造反,最早就是陈胜吴广,他们的口号不就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吗?如果我从规矩上就让天下人知道,这王候将相本无种,人人皆可取王候,那他们还会跟着陈胜吴广这样的人造反作乱吗?我要的天下,既不会有暴君,也不会有反贼!若有,天下共击之!”
刘敬宣的胸口那发达的肌肉在剧烈地起伏着,可以看得出,这些话对他的巨大冲击力,甚至可以说,这种无君无臣的说法,已经颠覆了他的整个认知,他喃喃地自语道:“无暴君,也无反贼,这,这是无君也无臣啊,这样的世界,真的会有吗?”
刘裕厉声道:“当然会有,上古的时候,就是天生万物,并无君长,部落之中,人人平等,首领都是推选上去的能人,而这个能人,也是年老之后需要退位让闲,绝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徇私靠着血缘关系来继承,甚至,在上古的时候,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部落是女人负责生育子女,养大子女,所有的部落男子,都可能是他的父亲,即使是母亲,也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哪有什么子孙继承的道理,每个部落的族人,都是这个部落的孩子,都有可能继承这个部落,当上领袖。”
刘敬宣咬了咬牙:“可是,可是随着强大的男性首领的地位稳固,慢慢地就会作为首领,占据更多的女子,有更多的交配机会,而部落中的女人,也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生父是谁,后来就会变得血缘明确,然后就从部落变成了小家,有了婚姻这些,这样父子关系明确了,男子靠了天生的力量占有生产和战斗的优势,就能取代女性变成部落的首领,继而让部落慢慢地成为无数个小家的集合,让原本平等的族人,变成自己的子民,这种从母系部落,到父系部落的转变,不就是血缘传承的来源吗,就算现在在草原上,也不乏这样的转变呢。”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我承认从母系到父系的传承,是这种家天下的起源,从上古的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大禹,他的儿子夏后启,是第一个以血缘方式取代了以前的禅让方式,从而让家天下从此成为规矩的人,即使是夏启活着的时候就遭遇了报应,他的儿子也起兵作乱想要抢他的位置,但这套父死子继的规矩,却是一直流传了下来,这符合人性的自私一面,总是指望子孙能继承自己,更准确地说,是为了继承祭祀,在上古时代,文化落后,连识字的人也没有几个,祭司甚至是比部落首领更高级的存在,出于私心,明确了父母关系后,手握权力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子女来接任祭司一职,而掌握了祭祀,就掌握了传承,慢慢地,就会过渡到父亲的部落首领的权力,也落到了儿子的手中。”
“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原来的禅让制度,起码是能确保,权力能交到足够优秀,足够强大的人手中,他能被禅让接权,要么是能力超过别人,要么是在人脉,关系上超过别人,不会因为他是首领的儿子,就天生比别人强。这套血缘继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确保继承人足够优秀,基本上是不可能超过他父亲的水平的,因为他的父亲要坐到那个位置,是要经历千难万险,经历了足够多的历练,才能有强大的能力,才能服众,就象你阿寿,你的这身打仗的本事,是从小你爹把你往死里练,然后身经百战,打了无数次的战斗后存活下来,这才有的经验,而你的孩子,是没有这个过程的。”
刘敬宣用力地点着头,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也是北伐回老家后,我爹作主让我娶了个世家小姐,才生下这小兔崽子,结果我家那婆娘把他当宝贝一样,五岁了都舍不得让他去学武,还说什么我们老刘家世代军汉,结果当了大将军又如何,我爹照样给人害死,还不如让孩子好好学点诗书,识文断字,以后当个士族来得安全呢。”
“唉,也怪我当时胡涂,信了这女人的话,现在看来,真的是妇人之见,不可信,不可闻啊。女人天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除非也是将门虎女,可是我娶的是个世家小姐,都怪我爹一心要往世家里爬,才让我找了个世家婆娘,现在我儿子都给这女人坑了,这辈子打不了仗,做不得将军,就是你说的这样,老子英雄儿怂蛋,没我这武艺和本事啊。”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女人嘛,正常,那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哪舍得就这样冒生命危险呢?但话虽如此,从小养尊处忧的大少爷们,能力肯定比起父辈,没了那些锻炼的经历,是要大大退化的,不要说习武了,就算学文,也是如此,那些第一代,第二代为了夺权,为了平天下而费尽心血,撑起一个国家的大丞相,大世家们,他们是很有本事的,甚至他们很多人是从普通士人开始,靠着当人幕僚,甚至是当小吏而起步,慢慢地才掌国之大权,就象胖子这样,这小子你别看他胖,小时候成天苦读,一刻都放不下书的,这才有了满肚子的才华,他的几个儿子,同样也不可能象他这样从小吃苦了。”
刘敬宣沉声道:“寄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其实人都一样,没有谁是什么龙生的,天定的,大家都是肉体凡胎,不吃苦,不上进,那必然子孙后代就不成器,不配再拥有权力,所以,应该回复古代的禅让制度,在生前就交出权力,选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上,而不是要靠着什么天子龙孙的屁话,让血缘传承,让这种一家一姓坐天下,成为定制,对吧。”
第5231章 身居高位为人民
刘裕正色道:“是的,如果是靠血缘传承,世代相传,不管是皇帝还是世家,那就是开国时的那一小部份人,那一个皇帝加上几百个世家,永远地占有权力,永远地奴役和统治天下人,这公平吗?”
“这些开国的皇帝和功臣世家,他们开国时或许可以靠着高超的能力,靠着盖世的功劳取得天下百姓的认可,愿意受他们统治,但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了,隔了几代人后,当年天下百姓的后代,还愿意接受他们后代的统治吗?”
“要是这些后代偏偏又是不学无术,养尊处优的废物,那必然会给人推翻,改朝换代,到时候子孙给斩尽杀绝,难道这就是对他们好的事了?”
说到这里,刘裕的双眼光芒闪闪,正色道:“不是说一定就要剥夺子孙以拍当首领的机会,而是说,不能直接就指定子孙接掌权力,如果我坐了大位,我的儿子以后想接我的班,可以,那得拿出超过你阿寿,超过希乐,超过所有大将少帅们的功劳,让全天下人都认可他才行,而不是凭我刘裕想让他接班,只凭他是我的儿子,那是万万不行!”
刘敬宣激动地点着头,说道:“好,太好了,这个设想,回到了上古圣王的那种禅让贤能的路子上,如此一来,天下百姓也不会有什么话好说了。不过,即使是上古时代,也是有人不服这种禅让制度的,每次禅让的时候,总会有些部落不服,不来参加会盟之类的,所以一些强大的首领,如大禹等人,还要通过诛杀这些迟到的部落首领,来竖立自己的权威呢,寄奴啊,就算是贤能和有功之人,也肯定不止一个,如果不让自己的子孙继承,那可能人人都有可能即位,这样的指定,似乎也有出乱子的可能呢。”
刘裕微微一笑:“这有什么为难的,哪怕是现在,如果真的是司马氏皇帝退位让贤,要禅让给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就一定是我了?那些世家大族们,恐怕是宁可让希乐当选即位,也不希望是我坐这个位置吧。”
刘敬宣的眼睛一瞪,厉声道:“希乐?就他也配么?这平定天下,恢复晋国,他永远只是第二位的,甚至这次,他连第二都算不上,要是选他上,我第一个不答应,而且那些个世家大族,哼,真要计较起来,他们的功劳还没坏的事多呢,不仅皇帝,或者说最高统治者要换,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家伙,也得换了,除了谢家等少数几个还能办事的家族,通通都应该贬为平民,种田耕地去。”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是啊,你阿寿觉得他们没有本事,占着位置不作贡献,还经常在后面搞阴谋诡计扯后腿,坏国家大事,可他们反过来也会觉得我们这些兄弟们不学无术,大字不识只会打打杀杀,立了点功回去后就成为地方一霸,连个村子都管不好,两边互相看不对眼呢。”
刘敬宣咬了咬牙:“看不顺眼?哼,刀子在我们手上,他们敢看不顺眼,就跟王愉家那样,全给剁了,看他们还敢看不起我们!”
刘裕无奈地摇了摇头:“阿寿啊,咱们总不能用山寨的方式来治国吧,如果说打打杀杀,靠了暴力就管用,那天下还不如交给胡虏呢,我们武人将士打天下,也要会治天下,这个治天下,就得是讲规矩,现在我们掌权,这规矩是我们定的,自己的规矩,总得遵守,是不是。”
刘敬宣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是我的错,唉,只是我一想这些世家高门干的坏事,我就控制不了这个脾气,不过,按你的说法,天下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会知道谁好谁坏,真的要是大家推举,那肯定是你寄奴哥坐这大位才是。”
刘裕点了点头:“我确实现在是有资格坐天下,但是,那是建立在我外灭南燕,内平妖贼,复兴大晋,不恋权力的前提下的,要是我也想夺这天子之位,那很多世家子弟,或者是士族中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陶渊明,就会说我是狼子野心,想要借着功劳篡权夺位,然后为了自己的位置,又要驱使百姓,放弃安定的生活,再次驱民为军,去北方与胡虏作战了,你还别说,这样的言论,对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一直为世家劳作的庄客佃户们,还是很有影响另行的。”
刘敬宣咬了咬牙:“那在北伐之前,就得先夺了世家的权,分了他们的地,给普通庄客,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对他们真好的。”
刘裕平静地说道:“这些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情况,就是离了世家子弟们的支持和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我们是做不到的,他们能控制和垄断对基层的治理,靠的就是文化知识,我们的将士们绝大多数出身低微,连字都不识,没有文化,就做不到管理,在军中因为同吃同住,不识文字,只需要遵守军令还可以指挥一队人,一幢人,但要是到了地方上,一个村,一个乡,有多少户人,住在哪里,如何联系上,如何管理,这可就是门学问了。”
刘敬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啊,我当刺史的时候,看着那些各郡各县的卷宗,头都大了,要我来管州治郡,真的是难为我了,这种事情,还是得等你以后把这学堂,开得村村都有,才有足够的平民子弟能接替这些士族,来管理乡村呢,或者是让弟兄们都在军中就学到文化,平时操练之余,也要读书习字,让他们有管理乡村的才能呢。”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是后话了,都需要长时间地准备,短时间来说,我需要天下人都明白,这天下是天下人的,不是老天的,更不是什么皇帝的,世家的,身居高位,是为了全天下的所有人民服务,而不是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第5232章 名号承继非本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