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89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镇恶摇了摇头:“寄奴哥啊,你对我祖父大人一直是有误会,以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功名而投靠胡人,想要助苻坚消灭东晋,但实际上,这是他一直阻止和避免的,因为他的身份和接受到的教育一直提醒他,他是汉人,而不是氐人。”
  刘裕的眉头一挑:“这有区别吗?多年来他一直为氐人苻坚和他的前秦帝国效力,这总是事实吧,也帮着苻坚把所有强大的对手都给消灭了,内部也是建立起了汉家的制度,可以说是移风易俗,现在全天下的对手基本上都没了,只剩下了一个东晋,只要灭了东晋,天下就会一统,他就能象当年助周灭商的姜子牙一样,成为千古贤相,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收手的理由,最多是身为汉人,心中有点小小的遗憾罢了,但已经到了这步了,哪可能再收手放弃呢?”
  王镇恶正色道:“寄奴哥,我之前就说过,我祖父大人助苻坚成就霸业,是有条件的,也是基于当时北方的情况,为了保护北方汉人的利益,不得不做的选择,如果他跟着桓温回东晋,且不说他以后在东晋会如何,就说北方,没了苻坚这样的皇帝来保护汉人,没了祖父大人这样的汉臣来帮胡人政权改变制度,阻止胡人贵族们欺压,杀害,虐待汉人百姓,那今天的北方,还会有汉人存在吗?”
  刘裕的眉头一皱:“也不能说完全就没汉人了,但肯定过的日子要辛苦得多,数量也会远远少于现在的。”
  王镇恶叹了口气:“即使是慕容垂,慕容德,拓跋硅这些还算懂点事理,不是乱杀一气的胡人皇帝,仍然是要从本族本国的角度来制订政策,仍然是各种法规,政策要偏向本族,而不会偏向汉族,而东晋又长期没有北伐的能力或者说愿望,没有拯救北方汉人的想法,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北方汉人彻底胡化,甚至是非常仇视东晋,会成为胡人政权南下攻晋的先锋主力。”
  “而胡人可以驱北方汉人攻晋,自己则休养生息,繁衍本族后代,如此一来,不用一两百年,北方汉人胡人的比例会完全地扭转,即使是汉人,也会彻底胡化,连生存方式也会变得跟胡人一样,逐水草而居,习惯骑马游牧,而不是农耕,整个北方,也有可能变成草原而不是农田。”
  刘裕的眉头一皱:“有这么严重?汉人再怎么也不可能说不种地不务农,学着跟胡人一样游牧吧。”
  王镇恶正色道:“寄奴哥,我没有开玩笑,因为胡人大规模地进入中原,仍然要以游牧养牛羊为主要生存方式的话,那就需要大片的草场,牧区,就会占有大量汉人农夫用于灌溉的水源,别的地方不说,起码关中,这百年来,已经再也不复古时的千里沃野,而是黄土高原。”
  第5193章 匈奴羯胡不合作
  刘裕笑了起来:“上次我去那关中的时候,就见识到了,长安以外,虽然渭河平原还是土地淝沃,但西燕军围城的时候,几十万鲜卑人可是天天在城外放牧,那些马匹牛羊就是成天践踏农田,啃食麦苗,最后就让大片的良田荒芜了。”
  “长安边上尚且如此,关中其他地方,还有岭表,陇右这些地方,更不用说了,战争让大量的汉人百姓逃亡或者是死亡,或者是被强征从军,土地无人耕作,又被胡人部落的牛羊所祸害,最后就成荒地,甚至是变成草原,这样反而会吸引更多的胡人部落前来。”
  “苻坚死后,苻登从陇右甘凉起兵,与后秦在关中大战,连年下来,双方都极度缺粮,这不就是更加证明了关中的粮食生产,已经给破坏一空了吗?”
  王镇恶点了点头:“是的,战乱会让无人去耕作,田地荒芜,灌溉系统也被破坏了,所以我祖父大人首要先做的,是让北方能恢复生产,重新农耕,要知道,所有的汉家的周礼,儒学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的基础上,只有农耕,能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能养活天下百姓,才能谈其他的事,若是农耕破坏,战乱不断,那反而是胡人这套没的吃就抢,见敌就杀就灭的方式更管用。”
  刘裕笑了起来:“这倒是的,再怎么说,天下能安定太平,也比战乱不断要好,中原的战乱最疯狂的时候,就是冉闵灭赵的那几年,然后就是苻苌登基后,关中大乱了几年,把北方从八王之乱后好不容易恢复的生产,又给彻底地整崩溃了,当时真的是非常危急,如果不是出了个王猛,只怕北方的汉人,就得彻底绝种了,那真的会是北方中原打成无人区,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呢。”
  王镇恶微微一笑,说道:“所以祖父大人想要做的,并不是想要帮着前秦的氐人政权,哪怕是苻坚为天王的这个异族政权,来消灭我们汉人自己的国家,而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因为苻坚当时是惟一可以在北方结束战乱,稳定生产的人,也是最能保护和包容汉人百姓,恢复汉族元气的异族君主,在东晋的汉家政权,从皇帝到大将,一个个都只争权夺利,指望不上他们收复汉家江山的情况下,只有先通过苻坚来稳定北方,毕竟,就算其他各路胡族里,氐族也是最适合暂时扶持的一个。”
  刘裕的眉头一皱:“都是胡虏,还要强行分个高下吗?”
  王镇恶点了点头:“是的,当然要分,首先是羯胡,他们是杂胡,也是匈奴别部,以前是从河中地区,昭武九姓之国,或者说是曾经汉朝时西域的康居之国迁来的部落,这些人野蛮凶残,完全不守礼法,一旦得势,就是视人命如草芥,残暴异常,后赵的石氏政权,把他们的这种残忍的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也曾经有过多位汉人儒者想要教化石氏,但自石勒以后,往往都是对牛弹琴,还要赔上自己的性命,所以羯胡,需要斩尽杀绝或者是驱逐出中原,不可指望合作。”
  刘裕笑了起来:“那匈奴族呢?他们可是汉化程度很高啊,刘渊当年是天下名士呢,后来的刘聪,刘曜这些人虽然也通些汉家文化,但并非不可合作的吧,就是那刘曜,还想要通过娶晋朝的羊皇后来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呢,令祖父大人为何不考虑与匈奴合作呢?”
  王镇恶摇了摇头:“匈奴一族,可谓忘恩负义的典范,自汉高祖与冒顿单于白登之盟后,他们就屡次撕毁盟约,多次进犯大汉的边郡,杀人越货,与强盗无异,这才有了汉武挥鞭,大破匈奴,封狼居胥。汉匈战争,持续百年,最后匈奴五单于内战,汗国灭亡,是汉朝再次摒弃前嫌,以昭君出塞的联姻方式,再次与匈奴修好,多次出兵保护南匈奴,甚至是为他们打跑了北匈奴,并在南匈奴受鲜卑攻击后,屡次出兵保护,联手抗击鲜卑,长达百年。”
  “在后汉灭亡后,继承北方政权的魏国和晋国,仍然是多次保护南匈奴,甚至曹操在北方战乱,汉族人口十不存一的情况下,也是迁南匈奴五部入塞,居于并州,后来的晋国,也一并继承了这样的政策,如此对待南匈奴,可谓天高地厚之恩,哪怕是禽兽也当知恩图报,在晋国有难的时候,出手相助,才是忠义之举。才对得起这几百年来受汉晋政权的恩情。”
  “可那刘渊是怎么做的?晋朝有难,他不思报国,却是趁机利用晋政权要他回家组织部众勤王的名份,起兵反晋,更是为了取得中原汉人的支持,连匈奴的祖宗冒顿单于都不要了,居然无耻到认刘禅为先帝,改姓为刘氏,这样的做法,不仅背叛了晋国,连他们匈奴的祖先也背叛了,人可以无耻到这样的地步,除了司马懿父子外,无人能比了。”
  刘裕笑了起来:“镇恶啊,说话要三思而行,要慎言哪!你这话也就在我这里说说,这天下毕竟是大晋的,司马宣王也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你说他无耻,就不怕给论罪灭族吗?”
  王镇恶沉声道:“就算论罪灭族,我该说的还是要说,司马氏取天下是靠了阴谋诈术,是靠欺负妇人孺子罢了,后世的内乱,宗室给集体屠杀,也是恶有恶报而已。刘渊是个大恶人,不代表司马氏的晋国,就是什么善类。”
  刘裕摆了摆手,说道:“此事就此打住,不必多言,你只需要让我明白,令祖父不想助匈奴成事,是因为已经失去敢对匈奴刘氏的信任,不想助纣为虐,对吧。”
  王镇恶点了点头:“是的,匈奴一族本身也是在八王之乱后,挑起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而且,在我祖父大人避居关中之时,匈奴和羯胡两族,基本上已经元气大伤,再无力有所作为了,即使是从实力角度考虑,也不适合再去扶持他们。所以我祖父大人当时考虑的,就只有羌,氐,鲜卑这三族了。”
  第5194章 鲜卑南北分二支
  刘裕点着头,说道:“是的,但这三族,先后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政权,在我看来,都是可以合作的对象,而羌族和鲜卑族的势力,似乎更大一些,为何你祖父最后选择了看起来最弱的氐族呢,只是因为苻坚的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