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3)
这位奉仪便是其中之一,受重金贿赂,专给秦公爵和关大人送消息。原是懒出手教训,想着调去更后头就是,谁知竟是个狂妄贪心的。
见奉仪睁目结舌,沈知姁眸光淡淡:“原是看在你二十年的苦劳上,对你网开一面,既然你给脸不要脸,本宫亦不必手软。”
“拖去尚刑局罢。”
“奴婢知罪,皇后娘娘饶命!”听到尚刑局三字,奉仪两股战战,手中发了疯似的挣扎。
不过一旁的宫人力气更大,直接将人给拖走了。
原地只留下奉仪的一只鞋。
是在挣扎求饶中掉落的。
黑色布鞋映着汉白玉阶,颇有些刺目的感觉。
恰在这时,有人来禀,楚中书觐见。
沈知姁平平的面色稍有转圜,露出一丝笑意。
呦,听命拟旨的人来了。
第134章 回宫“大仇得报”的感觉
第一百三十四章
楚中书是在半夜被玖拾带进宫的。
人原是睡得迷迷糊糊的,一见夜影卫的腰牌,再见周遭的红墙绿瓦,一瞬间就给吓醒了,哆哆嗦嗦以为是自己得罪了皇帝,要被秘密处决在皇宫中。
听了玖拾一句“皇后娘娘召见”,楚中书才后知后觉:对呀,皇上去宁州行宫秋狩了,如今宫中只有皇后与太皇太后坐镇。
再一转心思,楚中书眼前就出现一双凌厉而狠辣的桃花眼。
是如今在朝堂上颇有权势的韩督公。
他能一步登天,成了如今的中书舍人,都要靠韩督公在江南水患时、对他的指点与提拔。
楚中书亦曾好奇过,自己当时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县令,很可能因为粟州水坝之事被拿去顶包追责,为何韩督公独独看中自己。
韩督公当时意味深长地一笑,说是上头有人慧眼识珠,不忍明珠蒙尘。
“上头”一词,楚中书在初见韩督公的时候就听过的。
当时联系江南一众落马的官员,楚中书明白,是陛下有意压制住江南的官场,借着这场水患排除异己。
若非韩督公及时提醒自己,他估计现在还要在南边哪个犄角旮旯瞧人眼色呢。这还是好的,说不准在陛下的雷霆之威下,会被落个罪名,连子孙后代都不好。
所以这个“上头”,并不会是尉鸣鹤这个皇帝。
楚中书这两年,一边勤勤恳恳地遵照韩栖云的各种指示,一边在心中不断猜测到底谁是韩栖云真正效忠的人。
他将朝中的老臣贵族、皇室宗亲,乃至于和韩栖云同时崛起的新贵都猜了一遍,惟独没往后宫想。
直到现在,楚中书立在御书房正中央,眼睛出神地盯着地毯上的龙凤双纹,一时间还没有消化掉沈皇后竟指挥得动韩督公这件事。
相比之下,连他期待已久的第一回进御书房这事,都变得寡淡平凡起来。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细想了一瞬,楚中书想着现在沈家更上一层楼的煊赫,还是恭恭敬敬对沈知姁行了大礼。 ↑返回顶部↑
见奉仪睁目结舌,沈知姁眸光淡淡:“原是看在你二十年的苦劳上,对你网开一面,既然你给脸不要脸,本宫亦不必手软。”
“拖去尚刑局罢。”
“奴婢知罪,皇后娘娘饶命!”听到尚刑局三字,奉仪两股战战,手中发了疯似的挣扎。
不过一旁的宫人力气更大,直接将人给拖走了。
原地只留下奉仪的一只鞋。
是在挣扎求饶中掉落的。
黑色布鞋映着汉白玉阶,颇有些刺目的感觉。
恰在这时,有人来禀,楚中书觐见。
沈知姁平平的面色稍有转圜,露出一丝笑意。
呦,听命拟旨的人来了。
第134章 回宫“大仇得报”的感觉
第一百三十四章
楚中书是在半夜被玖拾带进宫的。
人原是睡得迷迷糊糊的,一见夜影卫的腰牌,再见周遭的红墙绿瓦,一瞬间就给吓醒了,哆哆嗦嗦以为是自己得罪了皇帝,要被秘密处决在皇宫中。
听了玖拾一句“皇后娘娘召见”,楚中书才后知后觉:对呀,皇上去宁州行宫秋狩了,如今宫中只有皇后与太皇太后坐镇。
再一转心思,楚中书眼前就出现一双凌厉而狠辣的桃花眼。
是如今在朝堂上颇有权势的韩督公。
他能一步登天,成了如今的中书舍人,都要靠韩督公在江南水患时、对他的指点与提拔。
楚中书亦曾好奇过,自己当时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县令,很可能因为粟州水坝之事被拿去顶包追责,为何韩督公独独看中自己。
韩督公当时意味深长地一笑,说是上头有人慧眼识珠,不忍明珠蒙尘。
“上头”一词,楚中书在初见韩督公的时候就听过的。
当时联系江南一众落马的官员,楚中书明白,是陛下有意压制住江南的官场,借着这场水患排除异己。
若非韩督公及时提醒自己,他估计现在还要在南边哪个犄角旮旯瞧人眼色呢。这还是好的,说不准在陛下的雷霆之威下,会被落个罪名,连子孙后代都不好。
所以这个“上头”,并不会是尉鸣鹤这个皇帝。
楚中书这两年,一边勤勤恳恳地遵照韩栖云的各种指示,一边在心中不断猜测到底谁是韩栖云真正效忠的人。
他将朝中的老臣贵族、皇室宗亲,乃至于和韩栖云同时崛起的新贵都猜了一遍,惟独没往后宫想。
直到现在,楚中书立在御书房正中央,眼睛出神地盯着地毯上的龙凤双纹,一时间还没有消化掉沈皇后竟指挥得动韩督公这件事。
相比之下,连他期待已久的第一回进御书房这事,都变得寡淡平凡起来。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细想了一瞬,楚中书想着现在沈家更上一层楼的煊赫,还是恭恭敬敬对沈知姁行了大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