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问题是穆姑娘太受爹娘宠爱,嫁出去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嫁妆,让上面几个哥哥非常生气。
  等老两口一去世,就和这个妹妹几乎断亲,妹妹去世都没到场,更别说是看顾她留下来的唯一的女儿宋巧娘了。
  穆家人第二天被带到县衙,述说着陈年旧事,语气用词都经过了修饰,却还是能够听到其中的怨气和委屈,以及对自己出现在县衙中的惶恐。
  随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张穆姑娘当年出嫁时候的嫁妆单子。
  赵淩从衙役手上接过清单看了看,递给身边的窦荣。
  窦荣的第一反应是:就这?
  再一想,这些嫁妆来自于这么一个小地主家庭,可能已经是半数家财了。
  嫁妆单上的财物,加起来大概有个三四百两。
  赵淩是知道这些钱的购买力的。
  想想管博澹一个三品大员的孙女出嫁,给的压箱底的银子也就二百两,其它嫁妆加起来也不足一百两。
  三百多两能够在神都比较偏的位置,譬如慈幼院附近买上一座小院。
  如果是用来置办田产,清江县这里的水田肥沃,价格比较贵,一亩地大概在十五至二十两之间波动,看着只能置办上二十来亩水田不算多,但这些田地一年的出息起码足够养活一个宋巧娘。
  母亲去世,舅舅不管,只剩下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儿,只要这个女儿没了,那么这价值三四百两银子的财物,就能归宋贵所有。
  不然的话,宋巧娘出嫁的时候,可以把母亲的嫁妆全都带走。
  母亲的嫁妆由自己的子女继承。
  穆姑娘不在了,那么她的嫁妆就归她唯一的女儿宋巧娘继承。
  哦,对了。
  “当初他们把我母亲卖了多少钱?”
  人牙子一听,原本跪得还算端正的姿势,瞬间无法支撑,软倒在地。
  谁能想到,他竟然经手了一名五品官员的生母。
  “五、五十贯。”宋巧娘貌美且识字,年纪又是不大不小,适合带回去好好教导。年纪再大一些的想法太多的,反而不好教。年纪更小的容易哭闹。
  综合算下来,人牙子给了个非常高的价钱。
  当然,他卖给赵王氏直接就是一百贯。
  这个价格对于当初的赵王氏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案子人证物证俱在,事实清楚,县令很快就断了案。
  宋贵和继室牛氏犯卖子孙罪,杖三十。
  宋家侵占宋巧娘财产,责令即日归还。
  宋家手头哪里有那么多钱?
  穆姑娘的钱财,这么多年早就被用得七七八八。
  本来家里的开支没那么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