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窦荣的眼中,现在的赵淩却像是被极大的悲怆所笼罩,显得整个人有些苍白。
  窦荣感觉自己整颗心都揪了起来。
  马车停了下来,车夫说道:“清江县衙到了。”
  窦荣微微松开怀抱,拉住赵淩的手:“要不,还是我来出面处理?”
  赵淩没拒绝他的关心,笑了笑:“不用,你陪我就好。”
  有个人陪着,他感觉好多了。
  尤其这个人是窦荣。
  两人相携下车。
  县令已经带领县衙中的官员等在门口相迎,看到无比年轻俊美的五品京官,感觉整个人都受到了冲击,愣神了好一会儿,才把人迎进了县衙。
  赵淩的来意很明确,调查宋巧娘被亲父继母发卖一事。
  遵循律法,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继父母,发卖子女都属于重罪。
  只是这种事情,官府很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举官不究。
  有些人家真的穷苦到要饿死了,实在没办法才把子女卖去给人为奴为婢,让子女好歹有口饭吃的,也没法真正处置。
  其实就算是亲告,很多也不是苦主自己来告,而是苦主的亲人来告发。
  苦主被发卖的时候通常年纪还小,在这个人均没什么法律意识的年代,苦主根本没意识也没能力来告。
  甚至于让父母知道卖掉子女是有罪的这件事情,都没法让人理解,更何况接受。
  现在人们普遍的认知是,子女就是父母的财产,父母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哪怕是已经成年的子女也是一样。
  甚至于子女要告父母,那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甚至经历社会性死亡的。
  对于未成年子女,父母更是想怎么做都可以。
  宋巧娘什么情况,赵淩并不清楚。
  但是就如同窦荣所说,宋家一个地主人家,肯定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女儿,更何况女儿已经快成年。
  哪怕是最“经济”的做法,也应该是将貌美的女儿养到成年后,许配给高门大户,做妾室也好,继室也罢,这样才能给宋家争取来最长远的利益。
  只是把女儿卖掉,能够换多少钱呢?
  宋家真的就缺了这点钱吗?
  距离宋巧娘被发卖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也就是二十多年而已,很多人都还在世。
  譬如说当初从宋贵夫妻手中买下宋巧娘的人牙子,譬如说宋巧娘母亲的娘家哥哥们都还活着。
  人证物证都很好找。
  事情也很简单。
  宋巧娘母亲姓穆,是穆家的幺女,也是唯一的女儿,上头六个哥哥。
  按理来说,穆姑娘这样的娘家,绝对不会被夫家欺负,哪怕穆姑娘早死,留下的女儿也不会被苛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