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火烧的突然,尤大人第一个赶到粮仓,没等一会儿徐京墨也来了。他脸色苍白,“尤大人,秋收的粮食可都入库了?”
  尤大人一愣,方才反应过来,徐京墨是担心九州今岁不能按时、足额向朝廷交税。若是如此,他这个新来的按察司佥事可就罪过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尤大人也急,只是不是为了劳什子的粮税。“这火发现的及时,应当不会有甚影响。”
  徐京墨忧心忡忡道,“马虎不得,等会扑灭了火,赶紧清点一番,若是不足,还要想想办法才是。”
  盘点?尤大人有心拒绝,但是他没有合适的理由,看着眼前的火,他只能祈祷这火烧的再旺些。
  他让人搬来了椅子,“徐大人,火势已经被控制,你我在稍作休息。”
  徐京墨指了指一旁的人,“这是我家的账房先生,一会就由他跟着拆衙们一起去盘点,希望损失不要太多,不然今秋的粮税可是个麻烦事儿。”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明,那账房先生才与衙役从粮仓中出来。
  “启禀大人,渔阳粮仓内应贮粮60万石,我等清点完毕,尚存82万石。”
  被火烧了不少以后,粮仓内的粮食都比他们报给朝廷的要多?
  徐京墨像是没反应过来一样,“你们是说应该有82万石,还剩60万石吧。”
  账房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大
  人,是应该有60万石,还剩82万石。”
  徐京墨转头看向尤大人,一脸的不知所措。
  等他们一行人到了府衙,尤大人屏退左右,“徐大人,非是下官要瞒着您。只是此事说来话长,下官唯恐被您所误会。”
  尤大人解释说,这官粮的粮仓一开始就修大了,而北边的根本没那么多税,这粮仓空着也是浪费,官府就与本地的粮商达成合作,将粮仓借出一部分给他们用,他们则会支付一些租金。
  “建粮仓很贵吗?”
  “徐大人,建粮仓不是建了就行,还需要派人看守。他们借用官家的粮仓,不仅省事儿,还省心。”
  徐京墨看着他,一字一句问,“那这次烧的是谁的粮?”
  尤大人抚了抚胡须,“自然是商人们的。”
  徐京墨听完像是松了一口气,“尤大人心系百姓,千方百计为百姓减免税负,此等仁爱之心必该奏于陛下所知。”
  意思是要为他请功了,尤大人不打算离开九州,但是也不介意得些好处,“不敢当徐大人如此夸赞,下官只是尽本分而已。”
  话虽如此,也不见他拒绝这请功之事。
  比徐京墨先到府城的是尤大人的书信,严知府心说,还以为这位京都来的小徐大人有多了不起,结果好似一个遇到一场小火就试了分寸的愣头青。
  “如此也好,渔阳算是过关了。”说完,又觉得不对,“不过那个小丫头片子是个祸患,必要斩草除根才好。”
  “四处都在找,没道理半年都找不到。”除非那个丫头离开了九州。
  他们并不确定已经死去的余成林手里到底有没有他们的把柄,但是既然干着掉脑袋的勾当,自然要力求稳妥。
  姜按察使道,“继续找,派人盯着徐京墨家,那个小丫头手里若是真有东西,肯定会去寻他。”
  “那咱们怎么安置这位小徐大人?”来了几个月,一直闲置着他,总不能真让他闲上三年吧。
  “别让他碰案子,今年先让他忙活粮税。”九州从未拖欠粮税,让徐京墨在府城守着粮仓盘点就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