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文武百官认为李瑄封秦王,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也使一些老臣非常愤怒。
  他们觉得这比杨国忠之流过分多了。
  “臣李瑄拜谢陛下隆恩。得位天策上将,剿灭叛乱义不容辞。兼尚书令,必尽忠职守,不负圣望。进阶秦王,以死拱卫大唐社稷。”
  李瑄在万众瞩目下,走上前从高力士手中接过诏书。
  他双手捧着诏书,对李隆基深深一拜。
  与此同时,早已被李瑄制好的秦王印、兵马大元帅鱼符、天策府印、尚书令印、金甲金胄、官服、节钺、宝剑等被一名名宦官捧着,从太极殿内走出,趋步于李隆基身后。
  不管文武百官是何种神态,宦官鱼朝恩低头捧着另一份敕令,缓缓在托盘上召开。
  这是一张顶级绢绫制作的诏书,边缘绣着祥云瑞鹤,富丽堂华,字体是楷书,是李瑄的第一任书法老师李琚所写。
  此内容正是对李瑄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的任命。
  宦官冯神威又捧着传国玉玺,来到李隆基面前。
  要在众目睽睽下,在诏书上盖上印章。
  李隆基看一眼作礼的李瑄,又看向台阶下神态各异的文武百官,无地自容。
  以为自己是尧舜!
  现在是周赧、汉献吗?
  李隆基伸出颤抖的右手,抚摸着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和氏璧。
  光润的和氏璧提起的时候,重若千钧。
  他心中满是纠结、复杂与绝望。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如今山河颠覆,社稷崩塌。
  他为了活命,只能屈服于李瑄的威势之下。
  后悔重用李瑄,纠结于自己用人的失误,悔恨当初未能洞察局势,力挽狂澜。
  太极殿前,气运所在,天道何在?
  李隆基复杂的情绪交织,有对往日荣光的眷恋,有对百姓疾苦的愧疚,更有对未来命运的恐惧。
  绝望如影随形,他深知已无力回天,前路茫茫。
  只能怀着满心的悲凉,在任命书上盖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这一瞬间,传国玉玺仿佛轻得如同一片羽毛。
  在李隆基丢下传国玉玺的那一刻,神器易主。
  今后,李瑄将执掌国玺,开始他的权臣生涯。
  “拜见秦王,陛下圣明!”
  大概有十分之一的大臣,拱手向李瑄一拜,赞叹李隆基的圣明。
  李瑄举高诏书,看向下方拜见的大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