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8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的风华可言,情愿将一切寄托于一场梦,像是李七郎唯美而深情的词一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宴会厅中,还有诸王皇子公主、皇孙驸马。
  他们随着杨玉环一起起身,向李隆基问礼:“拜见圣人!”
  “免礼!”
  李隆基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他最喜欢宴会,因为这是他显露大唐气象的时候。
  他拉着李瑄,一直到达大殿的最深处,显然要让李瑄伴座。
  李瑄到达座位前,等李隆基先落座以后,李瑄向杨玉环一礼后,在右下方坐下。
  文武大臣对此见怪不怪,有李瑄在,他们总感觉杨国忠差点什么。
  现在他们明白了,是威望!
  真正的威望,杨国忠与李瑄相比,相差甚远。
  在功绩上,杨国忠无法望李瑄项背。
  这种威望,影响着人心,以至于人们认为杨国忠弱李瑄一大截。
  杨国忠也只能强装镇定,与周围的下属把酒言欢,看歌舞表演。
  只要不去看李瑄,看那五颜六色的彩带飞舞,就会带走一些不痛快。
  宴会之时,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是达官贵人们巴结的对象。
  连皇子皇孙,也得向她们敬酒说奉承的话。
  整个大殿,依旧是一片浮华,无尽的美酒,宫廷歌姬载歌载舞,不在意长安和京兆地区的变化。
  高台上,李隆基与李瑄大聊天下,基本都是李隆基自吹自擂,炫耀自己的功绩。
  李隆基在位时间虽长,但他从来没去过江南、岭南,根本不清楚那里的情况。
  甚至到了天宝年间以后,他的活动范围只剩下咸阳、骊山这一带,连洛阳都不去了,也不知晓两京古道的百姓生活。
  武功有了不假,但他认为国家越来越繁荣,纯属臆断。
  随着李瑄罢相,杨国忠拜相后,豪强大族不甘心常平新法的实施,已经变成巧取豪夺了。
  常平新兵几乎已经成地方上的“郡兵县卒”,杨国忠虽然顾虑杨玉环,没有罢免常平新兵指挥使廖峥嵘。
  但他选择削弱常平新兵,使他们失去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也使得豪强大族肆无忌惮。
  将几年前的压抑,全部释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可是这两年出现的。
  “七郎在西面,那里的山河和大唐有何不同?”
  酒酣耳热的时候,李隆基向李瑄询问西域之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