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李隆基已经不会再让士族子弟成为边帅,甚至是军使,都几无士族。
  贫寒汉将,与胡将,是李隆基的优先选择标准。
  除非再有李瑄这种宗室将领出现。
  所以只要强硬下来,士族对科举糊名,也无可奈何。
  造纸术和雕版印刷的推广,也会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不动声色地消弭士族的影响力。
  “虽有活字出现,但我突发现雕版印刷对经典而言,妙用无穷。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雕版印刷的好处呢?”
  提到雕版印刷,李隆基感慨不已。
  这四五年来,他令高力士为印刷使,培养雕版匠人。
  本以为活字印刷是最有意义的,但雕版印刷的效率太高。
  特别那经常诵读的数十本书籍,只要能数以万计地印刷,推广至郡县,会让更多贫寒子弟读书。
  他听说《道德经》《史记》《汉书》《诗经》《尚书》《金刚经》等著名典籍,价格比三年前低了三倍。
  随着更多雕版匠人培育完成,主要书籍的价格还会更低。
  活字印刷术,使一些比较冷门的书籍,得以印刷。
  那些冷门书籍如果刻大量雕版,太不划算了。
  毕竟匠人们完成一本书的雕版,最少也得数月时间。
  另外还有下达诸郡县乡里的诏书等,可以通过活字印刷,快速传达乡里。
  “良玉未剖,与瓦石类;名骥未驰,与驽马似。历代君王,没有圣人这样的慧眼。”
  李瑄向李隆基说道,暗指是李隆基的英明,才抓住这样的机会。
  “七郎所言不错,古今的皇帝都没有三郎的文治武功。”
  杨玉环在一旁为李瑄打助攻。
  她说话的时候,目光看着李瑄,她敢这么大胆,是因为李瑄不敢抬头看她。
  “哈哈……明日朝堂上,七郎将此事提出。”
  李隆基抚须一笑,最宠爱的妃子,最信任的大臣都在赞美他,还有什么不会满足的。
  “臣觉得还可以继续防止考场徇私舞弊,为后世表率。”
  李瑄决定一下做到底,为科举更加完善。
  “七郎请讲!”李隆基让李瑄直说。
  “誊录制度,此为健全的保密制度,可以进一步防止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
  李瑄将誊录制度告诉李隆基。
  科举糊名制,曾经出现过,不足为奇。
  但誊录制度,出自后世的宋朝,是一种延续很长的制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