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隆基点了点头。
  李瑄的刚正是出了名的。
  这个性格往往不讨皇帝喜,但李瑄的字里行间不是在赞美圣人,就是在顺圣人心意,并处处维护圣人的名声。
  由此,李瑄的刚正,倒是成就李隆基的满足感。
  “臣遵旨!”
  李瑄再次拱手。
  但李隆基这句话很暧昧,既没封使职,也没给具体时间。
  “我听中军说,七郎在河西改进农具,水车。提高耕种效率。七郎的才华真要堪比诸葛亮了。”
  李隆基再次转变话题。
  中军,就是监军。
  李瑄在河西干的事情,都瞒不过李隆基的耳朵。
  除非像安禄山一样贿赂监军。
  但李瑄不怕监军的汇报。
  “圣人谬赞!臣之改进经过两年时间,已经得到验证。可以令长安工匠到河西学习,普及全国。”
  “另外,臣重金收购一种叫做棉花的农作物。棉花产自大食国,他们禁止棉花种子出国。所以臣耗费众多丝绸。”
  “棉花可以制作纩衣,制作被褥,甚至还能织成棉布,供平民百姓使用……如果棉花能开遍全国,百姓将不会再冬天受寒,士兵们在雪域能走得更远……”
  李瑄足足用一刻钟时间,为李隆基介绍棉花的好处。
  同时提议李隆基,先用五年时间,在陇右、河西培养。
  五年以后,培育更多种子后,再入中原。
  然后再过五年到十年,跨过淮水、长江南下。
  今年的棉花成熟,会让人送一批到长安,让圣人感受松软的棉花。
  “出将入相,卿当为之!”
  李隆基知道李瑄不会胡言,期待在今年看到棉花制作的被子。
  他已经忘记李瑄的年纪,在心中做出一个决定。
  即便是军功入相,李瑄也早已达到资格。
  李隆基明显能感受到李瑄和开元年间的军功入相者有巨大不同。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臣不敢当!”
  李瑄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为李隆基斟酒。
  然后敬李隆基一杯。
  有这句话,他笃定李隆基一定会筹划为他拜相之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