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6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百分之十的利率,两年下来也不会有多少。
  反正常平粮仓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资助百姓。
  到头来国家会有更多粮食入仓。
  不排除“血本无归”的情况,但李瑄相信绝对是少数,增加的利息可以轻易平掉血本无归的粮食。
  真正有困难的百姓,调查属实,宽限几年也无所谓。
  “啪……”
  李隆基同样思索片刻,而后猛然一拍玉案,道:“姚元之是救时宰相,卿最起码是管仲、晏婴。”
  李瑄提出的政策,让李隆基深以为妙。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李隆基心中,只要能让百姓获利,只要能提升他在民间的声望,就是极佳的计策。
  “臣不敢当。此法虽表面上利国利民。实际上也有害处!”
  李瑄是一个见证历史,熟知历史的人。所以能先知先觉。
  他不会什么科技,他只想用自己的知识,让百姓过得更好。
  他想在这个时代留下脚印!
  “如此大法?何有害处啊?难道各县常平仓的粮食不够吗?”
  李隆基疑惑,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有什么坏处。
  “必有官吏借机贪腐,层层加息。把原本不高的利息,抬至百姓负担不起。”
  “也会有官吏为升迁,擅自提高利息,得到更多粮食,作为自己的政绩。”
  “这些都会导致此法发展成官方的高利贷,使百姓家破人亡。”
  李瑄将青苗法的害处告诉李隆基。
  说白了,还是人心欲望作祟。
  国家这么大,监察者不可能调查所有县,总会有大量漏网之鱼。
  “七郎会如何完善此法?”
  李隆基眉头一皱,确实可能如此。
  “如果让臣主持,我会暗中调查,一经发现,直接处死,哪怕是皇亲国戚,大族权贵。国家文人士子这么多,杀死一万人,还有一万人为圣人效力。官吏们畏惧死亡,自然会将坏处降至最低。”
  李瑄杀气腾腾地说道。
  宋代文人地位太高,朝廷的刀不快,犯错误多被贬。
  致使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从朝野到地方,遍地都是反对派。
  李瑄说出精明的政策,又说出如此冷酷的话。符合李瑄边帅的身份,也契合李瑄的性格。
  “可以去实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