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论是地方的官吏,还是天下的豪强,都因吴令光海贼案有所收敛。
  诸道采访使,监察御史因吏部案,不敢再玩忽职守。
  加上李适之大力整饬吏治,加重对官吏的考核,使天宝初年,隐隐有恢复开元初的风气。
  唯一不同的是,李隆基本人不再节俭,动辄赏赐,奢靡无度。
  君奢而臣侈,上骄而下贪。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李隆基不改变,这种风气只会是昙花一现。
  朝会结束,李隆基果然召李瑄入勤政楼。
  “七郎还想回朔方吗?那里恐无用武之地!”
  一见李瑄,李隆基就开门见山地询问。
  “臣想继续为国效力,为圣人开疆扩土。臣一直觉得吐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请圣人将我调遣到唐吐边塞!”
  李瑄怎会没领悟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也不想让他再回朔方。
  “唉!前段时间皇甫惟明进攻石堡城失败。盖嘉运这狗东西,若非他玩忽职守、不思防务,石堡城也不会丢失。当年信安王以奇谋夺取,使大唐拓地千里,至赤岭一带。现在石堡城就在我大唐边境上,让朕每每念此,如鲠在喉!”
  李隆基拍着玉案说道。看那架势,像是要把盖嘉运挖出来鞭尸一样。
  石堡城三面悬崖峭壁,无法攀登。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吐蕃只要在石堡城多储存足够水、粮食,准备檑木、滚石,就可以固若金汤。
  据有石堡城,吐蕃在大唐的河、陇一带,进退自如,并直逼临洮。
  所以围绕着石堡城,大唐在开元中后期先后完善安人军、绥和守捉、河源军、积石军。
  如果大唐得到石堡城,那就可以切断吐蕃从赤岭入唐大道的粮道,进可攻,退可守,随意游弈。
  吐蕃失去石堡城的时候,在九曲之地,建立百谷、洪济、树墩、宛秀、大莫门等城。
  这些城被唐军攻陷过,却因为石堡城在后方,不得已失去。
  并且吐蕃大军常年驻扎在青海湖、九曲一带。
  可以说在河源会盟后,大唐与吐蕃一切的恩怨情仇,都从石堡城展开。
  史书上,有令人赞叹的文成公主入藏。但关系早已不复往昔。
  即便是开元年间,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时,大唐与吐蕃也频频战争。
  而且吐蕃不仅在西域攻击大唐的藩属国,试图与大唐争夺西域霸权,还一直威胁大唐剑南一带。
  尺带珠丹年幼继位,当上赞普的时候比李隆基当上皇帝还早几年。
  现在尺带珠丹熬死权臣,早已掌权。他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多次在信中扫李隆基面子。
  自吐蕃屠城达化以来,李隆基就不再信什么舅甥之好,想在对吐战争中,建立绝对的优势。
  而且尺带珠丹的儿子刚被大唐猛将王难得杀死,双方势不两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