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力士将册子呈给李隆基。
  在李隆基观看册子的时候,群臣看着李瑄,表情各异。
  一趟江南行,让诸臣对李瑄刮目相看。
  他们好奇李适之为何没有阻止李瑄,任由其胡来?
  唯有李林甫明白李瑄因此更受圣人的信任。
  位列正三品的时间,不会太慢。
  不过李林甫期待李瑄成为上将,这样他就又有机会对付这对父子。
  “临海郡、余姚郡,总计也就十三万户良家,豪强们除了良田,竟能搜刮出如此多财物。其他地方的豪强,会不会也是这样?”
  看到李瑄献上的金银财宝绢钱数量,李隆基心中一惊。
  他更觉得李瑄杀得没错。
  这些财宝钱绢即便放在国库,也够他挥霍一段时间。
  李隆基甚至生出一种以后缺钱,去打豪强主意的想法。
  “因海贼吴令光的原因,才催生两郡蠹虫。地方大族整体还是有规矩的,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盛世。”
  当圣人问话,没有人回应的时候,作为首席宰相的李林甫,必然要站出来接话。
  “左千牛卫将军以为呢?”李隆基看向李瑄问道。
  “右相所言甚是。臣从长安到洛阳,再到滁州,一路下江南。看到锦绣山河,车马不绝于路;看到闾阎相望,桑麻蔽野。臣相信还是遵纪守法的地方望族更多。”
  李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扫兴的话。
  即便不认可李林甫所说。
  自古以来,盛世是士族的盛世,农民只能吃饱饭,仅此而已。
  那些鲤鱼跳龙门者,只是少数。三代农民良家,或许才能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人进士及第,还要几代才能成为士族。
  但不能否认开元盛世的弘大。
  因为历史是横向对比,而不是纵向对比。
  后世平民追求的不是吃饱穿暖,哪怕回老家种地,也能隔三差五有肉吃。他们追逐更高更好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追求。所以才会生起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治理天下在于吏,尔等不要去学高玮、黄望衡那样的官吏。宰相和使者在监察州郡时,需尽心尽力,以免再出现吴令光之辈!”
  李隆基对李瑄的话很满意。
  “臣等遵旨!”
  众臣齐声说道。
  随即,李隆基开始清算这几年曾做过明州刺史、台州刺史的官吏。
  等高玮被押送到长安,会一起处死。
  这已经不是贪污那么简单,而是动摇国本,与叛乱无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