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备好一堆菜,又拿着算盘仔细盘算账目的沈雁回头有些发晕,恨自己没有长上八只手......
  缺人!缺人!缺人!她昨日就写好了聘单,在街口的告示处贴着,定要好好招两个伙计才行!
  “今日软绵绵怎这般好动,换作平日,这个点它还在凤姐儿怀里睡着......”
  沈锦书叼着馒头,话也说不利索,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四处乱蹦的软绵绵给捉住,将它使劲地搂在了怀里。
  “凤姐儿没听见吗,厨房热闹着。软绵绵的鼻子灵,闻到味道了。”
  沈丽娘手执擀面杖,将揪好的一个个剂子擀成薄饼皮,又在两面刷好油,五张为一摞,放在扁箩内。
  大堂并不吵闹,能清楚地听见厨房内传来的阵阵泼水声,正是鲜鳜鱼在木桶里头扑腾。
  “软绵绵,你可吃不下这么肥的鳜鱼,它们可是比你的肚子还要大呢,不可以贪心。”
  沈锦书一手拖着软绵绵,一手去接嘴里的馒头,“这是雁雁今日要做菜的鱼,晚些凤姐儿剥两只水煮虾子给你吃,好不好?”
  软绵绵似是叹了一口气,垂着脑袋缩进了沈锦书怀里。
  “凤姐儿,软绵绵好像听得懂你讲话似的,它好乖啊。”
  阿福将桌子又抹得珵光瓦亮后,又上前了摸了摸软绵绵的脑袋。
  软绵绵并不反抗,反而蹭了蹭阿福的手心,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好乖呀!
  做了这么久的小大人,阿福也终于在如意小馆里露出了他这个年岁该有的笑容。
  沈家人待他很好,这叫成日在外有风餐露宿的他并不适应。好在沈锦书是个活宝,日日想着法子带他出去玩,又将自己的朋友们也大方地介绍给他认识。
  码头上的孩童从前有不少嘲笑过他的,眼下都捧着饴糖,带着自己的小礼物来“负荆请罪”。
  小孩子们哪有什么隔夜仇,蹲在一块玩耍了几日,便将以前不痛快的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阿福也在与沈家人的日日相处中敞开心扉,话也密了。
  “好香啊!今日除了腌笃鲜,本官还闻到了别的味道,是什么,鱼吗?”
  张伟手上提着一串风铃,脑袋上顶着一只杨柳编织成的柳环,收了油纸伞,踏入如意小馆。
  到了巳时三刻,天色忽然有些发暗,门外下起淅淅沥沥的春雨。
  但这并不影响食客们用饭的热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几只长桌便都坐满了人。
  每张桌子上依旧摆着一只砂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烟雾缭绕,着实暖和。
  “砂锅鱼,是新鲜的鳜鱼做的,张大人要试试看吗?”
  沈雁回盯了一眼张伟发间的柳环,轻声笑道,“张大人今日这番打扮,真是富有诗情画意。”
  张伟虽年近三十,但许是平日里心态极好的缘由,瞧着却像是二十出头的年岁。今日他头戴柳环,仔细瞧起来,倒是颇有几分俊俏书生的味道。
  “试试试,本官最爱吃鱼了。在铜锣县时,每逢春日里,少不定要钓上几条鱼,开鱼脍吃......沈姑娘是说易达头上的柳环吗?是来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孩童,与他们玩了会,他们便将编好的柳环送给本官了。”
  张伟晃了晃脑袋,似是讨夸赞般,“沈姑娘,易达戴这个,威风吗?”
  “易达兄戴柳环,自然是威风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