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彭静云拿着笔记本起身,在叶满枝的肩膀上拍了拍便离开了。
  望着重新关上的大门,张百能皱眉说:“轻工业局刚成立,连办公经费都没多少,其实没必要接这种烫手山芋。既然市里不打算重建利华厂,那利华厂就是不存在的企业,咱们轻工业局管不着,职工应该由劳动局做安排。”
  叶满枝琢磨一阵后,叹气说:“既然上级把任务交给咱了,那咱就接下来吧。”
  张百能:“……”
  虽说这叶满枝在企业的时候挺能干,但机关经验太少了。
  那利华厂就是个大包袱,真不是能随便接手的!
  *
  之后的几天,另外三名副局长也陆续来新单位报到了。
  人员到齐以后,叶满枝与新班子成员开了一次班子会议,顺便介绍了利华厂的情况。
  不过,大家与张百能的态度一致,都认为不该接这个烫手山芋。
  轻工业局刚成立,正是急需做出成绩的时候,要是被利华厂拖累了,那很可能让大家新官上任就放个哑炮。
  最主要的是,市里明显想要放弃利华厂了,厂子解散以后,产值不再计算到轻工业的总产值里,他们操心利华厂的人员安排,属实是白费功夫。
  刚上任就遇上这样一个麻烦,让叶满枝也有点闹心。
  晚上饭后散步的时候,忍不住跟吴峥嵘说:“我今天去利华厂看过了,心里很难受。”
  “嗯?”
  “他们的厂址在市中心,窝在居民区里,确实不适合在原址上重建了,不怪附近的居民有意见。但是不管怎么样,职工是无辜的,好好的工作就这样没了,有的两口子都在厂里工作,连着半年没收入,家里孩子又多,连好菜好肉都不舍得买,在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菜叶子。”
  这种情况她只在闹饥荒的那几年遇见过。
  吴峥嵘天天听她分享单位的工作,对很多事心里门儿清,已经能当个编外副局长了。
  闻言便问:“不是有几家食品厂能接收职工吗?”
  “总共能接收140人,剩下一百多人怎么办?”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公园里没什么人,叶满枝挎着他的臂弯说:“我今天去利华厂的时候,看到好多职工守在那片空地上,有人捡了破房子的旧砖头,往工地上搬运。大家都想重建利华厂呢,市里却准备放弃了。”
  利华厂这种情况,与当初的第一食品厂差不多。
  但第一食品厂烧毁的只是罐头车间,厂里的大部分家底还在,能拿出资金给罐头车间重建。
  食品厂的职工还有希望,而利华厂的职工几乎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
  吴峥嵘语气肯定地问:“你想帮他们重建工厂?”
  “当然想了,就是资金的问题不好解决,其实只要不让市里出钱,领导才不管是不是重复建设呢。”
  叶满枝确实想以利华厂为切入点打开局面。
  她是从企业调入机关的,不少人都对她的能力心有疑虑。
  能管好一家企业,不代表她能管好上百家企业。
  她需要尽快做出成绩,在轻工业局站稳脚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