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1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看向余公仆问:“如果市里安排利华厂的职工去其他食品厂上班,你们能不能接受?”
  余公仆在利华厂干了20年,从最初的花馍师傅,干到如今的革委主任,她当然希望利华厂可以完成重建。
  她瞅瞅彭静云,眨巴眨巴松弛的眼皮,点头说:“只要能给职工开工资,怎么都行!”
  但那几家食品厂的领导可能未必会同意。
  如她所料,这几人果然不乐意。
  利华厂要是连人带设备一起合并过来,大家肯定举双手欢迎。
  可是如今利华厂要啥没啥,哪家工厂能背上这么多的人员包袱?
  滨江第一食品厂被派来开会的人是陈谦,当着领导的面,他只说:“我们厂的用工已经饱和了,突然让我们接收这么多工人,我一时没有准备,还得回去跟朱主任和其他同志商量商量。”
  于之江被调走以后,第一食品厂由朱可海担任一把手了。
  突然接到市里的开会通知,又听说利华厂的职工又来市里扯横幅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会无好会,所以厂里将陈谦派了过来。
  另外四家工厂的情况也差不多,来开会的全是副职,没有一个是能当场拍板的一把手。
  彭静云不给他们搪塞的机会,“那你们现在就回去,将情况跟厂里说清楚,明天上午必须明确告知市里,你们各自能接收多少人。”
  “……”
  所有安排都是当着利华厂的面进行的,彭静云对那些职工代表说:“市里的安排,你们也看到了,先回去等消息吧,市里会尽快给大家答复。”
  职工们相互瞅瞅,觉得这样也行,先等两天,听听市里怎么说。
  于是,企业代表们走了以后,职工们也呼啦啦离开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始终没发言的叶满枝、张百能,以及悄咪咪坐在后面的陈特冶。
  “情况你们都看到了吧?”彭静云说,“既然轻工业局已经成立了,那以后利华厂的事情,就交给轻工业局了,你们接手安排吧。”
  张百能:“……”
  轻工业局今天刚成立,领导班子里总共就俩人。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连市领导都拿这个厂没办法,他俩能安排啥?
  叶满枝说:“彭主任,如今很少有工厂还有人员空缺,那几家食品厂每家能安排二三十人就是极限了,如果富余人手太多,对这些工厂也是负担。利华厂已然如此了,咱不能把其他厂也拖累了吧?市里能不能想办法帮助利华厂重建?”
  彭静云摇头道:“利华厂的产品,与其他厂的重复性很高,将人手安排到其他厂,可以让其他厂扩大生产规模。既然利华厂已经烧毁了,那就没有必要进行重复建设。”
  叶满枝:“……”
  并不是人员多,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了。
  不补充设备的话,那就只会冗员,并不能增产。
  如果这些企业能增加新设备,那另当别论。
  可是哪个企业会为了接收外厂人手,花钱采购新设备啊?
  叶满枝问:“彭主任,如果这些食品厂无法消化这300名职工,市里打算怎么办?”
  “那就看你们轻工业局的安排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