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89节(3 / 4)
“呵呵,”192厂的人摇头,“在技术上,彩电要比黑白电视复杂数倍,尤其是显像管,精度要求更高,质量要求也更严格。曙光厂的彩电至今还没有试制成功,在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
曙光厂的优势突出,短板也明显。
可是,在场的这几家企业,哪家不是如此呢?
最终要如何选择,还得看上级领导的决定。
*
四机部内部还需要开会研究,张副司长让各位企业领导先回去,不要耽误厂里的工作。
但大家表面答应着,实则谁也不会在这种紧要关头离开北京。
回到招待所以后,叶满枝和潘昆仑对今天的会议进行了复盘。
两人都觉得自家有一线希望,毕竟黑白电视的产量在那摆着。
在打造技术队伍这方面,曙光厂也算是比较领先的。
可是,两人心里都不上不下地悬着,总感觉不太踏实。
接下来的几天,他俩哪也不敢去,就守在招待所里等着四机部那边的电话通知。
叶满枝觉得,只等候消息还不行,她把潘昆仑派去了712厂郭主任所在的招待所。
一方面跟郭主任聊聊彩电的技术话题,另一方面能盯着点对方的动向。
“亲儿子”比曙光厂的消息灵通多了,万一人家能从部领导那边听到啥风声呢。
两人等了一个礼拜,隔上一天就去四机部打听一下情况。
部领导那边却迟迟没有反馈。
叶满枝心想,不会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有结果吧?
那可等不起,他们过几天就得回滨江去了!
就在她等得不耐烦,准备去百货商店散散心的时候,潘昆仑突然在这天中午跑回了招待所。
“叶主任,别等了,出结果了!”
叶满枝盯着他的表情,心里隐隐升起不妙的预感,但还是尽量稳住声音,问:“结果怎么样?”
潘昆仑言简意赅道:“305厂。”
“!!!”
“……”
“你从哪听到的结果?”
“712厂郭主任打听到的,我当时正好在他身边。”
“这就是最终结果了?”叶满枝不可置信地问,“怎么这么快就定下来了?”
“定下人选以后,四机部、外贸部等四家单位,还得考虑引进生产线的问题,可能是急着推进后续工作吧。”
叶满枝:“……” ↑返回顶部↑
曙光厂的优势突出,短板也明显。
可是,在场的这几家企业,哪家不是如此呢?
最终要如何选择,还得看上级领导的决定。
*
四机部内部还需要开会研究,张副司长让各位企业领导先回去,不要耽误厂里的工作。
但大家表面答应着,实则谁也不会在这种紧要关头离开北京。
回到招待所以后,叶满枝和潘昆仑对今天的会议进行了复盘。
两人都觉得自家有一线希望,毕竟黑白电视的产量在那摆着。
在打造技术队伍这方面,曙光厂也算是比较领先的。
可是,两人心里都不上不下地悬着,总感觉不太踏实。
接下来的几天,他俩哪也不敢去,就守在招待所里等着四机部那边的电话通知。
叶满枝觉得,只等候消息还不行,她把潘昆仑派去了712厂郭主任所在的招待所。
一方面跟郭主任聊聊彩电的技术话题,另一方面能盯着点对方的动向。
“亲儿子”比曙光厂的消息灵通多了,万一人家能从部领导那边听到啥风声呢。
两人等了一个礼拜,隔上一天就去四机部打听一下情况。
部领导那边却迟迟没有反馈。
叶满枝心想,不会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有结果吧?
那可等不起,他们过几天就得回滨江去了!
就在她等得不耐烦,准备去百货商店散散心的时候,潘昆仑突然在这天中午跑回了招待所。
“叶主任,别等了,出结果了!”
叶满枝盯着他的表情,心里隐隐升起不妙的预感,但还是尽量稳住声音,问:“结果怎么样?”
潘昆仑言简意赅道:“305厂。”
“!!!”
“……”
“你从哪听到的结果?”
“712厂郭主任打听到的,我当时正好在他身边。”
“这就是最终结果了?”叶满枝不可置信地问,“怎么这么快就定下来了?”
“定下人选以后,四机部、外贸部等四家单位,还得考虑引进生产线的问题,可能是急着推进后续工作吧。”
叶满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