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86节(3 / 4)
有个年轻工人坐在地上,杵着下巴问:“同志们,咱们曙光厂大院这是提前实现四个现代化了吧?”
“那当然了,咱现在电灯、电话、洗衣机、电视机全有了,这不就是四个现代化嘛!”
“哈哈哈哈!”
电视室里热闹地哄笑。
“听说咱厂的电视能调五个频道呢,老刘,你再给大家调一调其他节目!”
老刘跑过去旋转调台的旋钮,不多时,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领导们开会的画面。
“我还从没见过领导开会呢!这是哪里的领导呀?”
“北京的!”老刘说,“这是滨江台转播的北京电视台新闻!”
“咱可真是出息了,连北京的领导都见过啦!”
事实上,透过这块小小的荧光屏,曙光厂家属院的居民们,不止见到了北京的领导。
冬去春来,岁月流转,他们见识了前来访华的美国总统,也瞧见了不受群众待见的日本首相。
孩子们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成为了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
“叶主任,我的叶主任!电视机这么紧俏的产品,你不组织工人三班倒赶生产,合适吗?”
中江专区百货公司的革委会主任堵在叶满枝的办公室门口。
“姜主任,我也没办法,现在两班倒就已经是极限了!”
叶满枝当然也想赚钱,但是厂里人手不够呀!
不用市财政补贴亏损以后,曙光厂便开始大干快上搞生产了。
只用五个月,就完成了全年12000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
但是将工人安排成两班已经是极限,再增加一个8小时班次的话,无疑需要另外招工。
而且是整机车间、显像管车间、偏转线圈和高频头车间一起招人。
那人工成本必然要涨上去。
黑白电视机的利润才十来块钱,她哪敢随意增加人工成本!
“叶主任!”姜贺恳求道,“我们中江专区的电视台初建,老百姓都等着看电视呢,这次说什么也得给我们匀1000台吧?”
叶满枝为难道:“姜主任,德化专区也建了电视台,这个月的货被他们订走了,你们还是等下个月吧!”
“那你们就增加一个生产班次嘛。”姜贺嚷嚷道,“这几天不是又在开大会动员知青下乡嘛,你们厂那么多厂子弟等着进厂工作,你也给年轻人们一个机会!”
叶满枝被他纠缠得头疼,指了指手表说:“省领导召见,我三点之前必须赶过去,姜主任,你去找我们厂的王主任或康主任说吧,我得走了!”
不再跟他啰嗦,叶满枝背上挎包,动作麻利地跑下楼梯。
她乘车来到刚成立半年的省工业局,直奔局长办公室,喊了声“夏局”。
夏竹筠刚从会议室出来,马上又要衔接另一场会议,开门见山地说了找她的目的。 ↑返回顶部↑
“那当然了,咱现在电灯、电话、洗衣机、电视机全有了,这不就是四个现代化嘛!”
“哈哈哈哈!”
电视室里热闹地哄笑。
“听说咱厂的电视能调五个频道呢,老刘,你再给大家调一调其他节目!”
老刘跑过去旋转调台的旋钮,不多时,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领导们开会的画面。
“我还从没见过领导开会呢!这是哪里的领导呀?”
“北京的!”老刘说,“这是滨江台转播的北京电视台新闻!”
“咱可真是出息了,连北京的领导都见过啦!”
事实上,透过这块小小的荧光屏,曙光厂家属院的居民们,不止见到了北京的领导。
冬去春来,岁月流转,他们见识了前来访华的美国总统,也瞧见了不受群众待见的日本首相。
孩子们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成为了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
“叶主任,我的叶主任!电视机这么紧俏的产品,你不组织工人三班倒赶生产,合适吗?”
中江专区百货公司的革委会主任堵在叶满枝的办公室门口。
“姜主任,我也没办法,现在两班倒就已经是极限了!”
叶满枝当然也想赚钱,但是厂里人手不够呀!
不用市财政补贴亏损以后,曙光厂便开始大干快上搞生产了。
只用五个月,就完成了全年12000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
但是将工人安排成两班已经是极限,再增加一个8小时班次的话,无疑需要另外招工。
而且是整机车间、显像管车间、偏转线圈和高频头车间一起招人。
那人工成本必然要涨上去。
黑白电视机的利润才十来块钱,她哪敢随意增加人工成本!
“叶主任!”姜贺恳求道,“我们中江专区的电视台初建,老百姓都等着看电视呢,这次说什么也得给我们匀1000台吧?”
叶满枝为难道:“姜主任,德化专区也建了电视台,这个月的货被他们订走了,你们还是等下个月吧!”
“那你们就增加一个生产班次嘛。”姜贺嚷嚷道,“这几天不是又在开大会动员知青下乡嘛,你们厂那么多厂子弟等着进厂工作,你也给年轻人们一个机会!”
叶满枝被他纠缠得头疼,指了指手表说:“省领导召见,我三点之前必须赶过去,姜主任,你去找我们厂的王主任或康主任说吧,我得走了!”
不再跟他啰嗦,叶满枝背上挎包,动作麻利地跑下楼梯。
她乘车来到刚成立半年的省工业局,直奔局长办公室,喊了声“夏局”。
夏竹筠刚从会议室出来,马上又要衔接另一场会议,开门见山地说了找她的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