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去食堂吃肉的时候,有职工问:“叶主任,咱们厂的电视机能赚钱了,那能不能让我们也买一台啊?”
  “一台电视机430块,你舍得买呀?”
  一个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430块。
  反正叶满枝不舍得花这份钱,她当着曙光厂的厂长,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呢。
  当然啦,也与她家没有电视信号,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咳咳。
  “我自己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呀!”那人说,“但我们楼里可以集资,大家一起买一台,每天晚上一起看电视!”
  叶满枝抱歉道:“厂里今年有生产任务,每台电视机都是有去处的。”
  这回跟当初生产电风扇不一样,那会儿没有生产任务,将电风扇卖给本厂职工属于厂里自行寻找销路。
  电视机是紧俏货,外面那些百货商店的主任等货等得眼睛都绿了,私下卖给职工肯定行不通。
  但是安阳县已经有电视信号了,大家又是曙光厂的职工,连自家生产的电视机都没看过,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吃过午饭以后,叶满枝去跟几位副主任商量。
  “咱之前不是试制了好几台木质外壳的电视机嘛,咱现在换用金属外壳了,那几台木壳子的卖又卖不掉,摆着也是浪费,不如借给工会使用。”
  黄河说:“咱们厂里有个活动室,可以先摆上一台。工人文化宫那边也可以摆一台,然后在家属院里设置两个电视室,供职工们业余时间收看电视节目。”
  这种全厂职工都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一般是没人反对的。
  哪怕是最爱唱反调的王造福,也欣然举手赞成了。
  他亲娘、媳妇和孩子都在家属院里生活,有了电视室以后,他的家属也能去享受待遇。
  于是,在1972年的春节,曙光厂家属院里增设了两个电视室,多了两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也有了两名电视机保管员。
  电视机第一天通电的时候,电视室里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全是跑来一睹电视机真容的家属。
  有的孩子还要骑在爸爸或哥哥的肩头,向前排张望。
  “老刘,你这个保管员行不行啊?不是说七点就能看吗?怎么还没有声音啊?”
  “对啊,隔壁的电视室已经有人影了!”
  “别催别催!”保管员老刘急得满头冒汗,调整着电视天线说,“我找信号呢。”
  话落,黑白电视的画面一闪,出现了几个人影!
  “哎哎,上面有人儿了!这是干嘛呢?”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听到了熟悉的旋律,立即有人答:“这是《红色娘子军》样板戏!”
  电视室里逐渐安静下来,坐在最前面的人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而后面的人看不清那个小荧幕,便侧耳听电视里的声音。
  一曲终了,有个老太太喊:“再来一个!”
  “哈哈,大娘,你以为这是曲艺团表演呢!电视台只放一遍,谁能给你再来一个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