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少?”叶满枝瞠目结舌道,“居然需要这么多钱啊?”
  “准备两三百万吧。”郭厂长说,“国产电视机问世八年了,但是目前也只有712厂和上广厂投产了电视机,主要就是因为投入太高。我其实是非常乐于见到其他厂也能加入电视机行业的。”
  叶满枝玩笑道:“不怕其他产品跟你们竞争啊?就像收音机似的。”
  “不怕,”郭厂长感叹道,“国内生产的还是电子管黑白电视机,但是国外已经有晶体管彩色电视机了,咱们在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行业的发展不能指望一两家企业,要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才行。电视器材的相关产业太薄弱,也阻碍了712厂的发展。”
  两三百万的投入,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叶满枝那颗发热的脑袋,逐渐恢复了理智。
  电视机虽好,投入却太高,不是曙光厂能轻易涉足的。
  康健听了她的转述以后,也有点蔫了。
  “我还想用汽枪那笔上百万的订单转产电视机呢,看样子完全不够啊!”
  叶满枝说:“电视机的一次性投入高,但是回本的速度也挺快的,听郭厂长那个意思,如果年产量能达到一万台以上,那两三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了。再说,这种行业不能只依靠企业自行筹措资金,省内还没有能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如果咱们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到时候可以跟省里寻求资金支持。”
  本以为销出去1万支汽枪就可以高枕无忧,他俩这几天都没怎么正经卖货。
  可是,电视机生产线需要的资金,莫名给人很强的紧迫感。
  散漫了几天的二人重新打起精神,准备抓住广交会最后的机会,为厂里再拉几笔大订单。
  1万支汽枪已经达到了汽枪的生产极限,叶满枝不准备再接汽枪订单了。
  玩具枪的单价太低,他俩现在有点飘,瞧不上几百上千英镑的订单。
  所以,推销的着眼点,还得放在电风扇上。
  最后的几天,是广交会的成交高峰期。
  康健用他那套专业又高深的产品介绍,忽悠住了不少港岛和东南亚的客户。
  几乎每天都能签下一两单。
  尽管每单只有一两百台电风扇,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呀!
  三四天的时间就卖出了九百多台。
  叶满枝觉得把电风扇业务交给康厂长完全没问题,于是就抽空溜达去了食品组,想再看看苹果酱的签单情况。
  这几天食品组的全体交易员都忙成了陀螺,所有谈判圆桌都被占满了。
  叶满枝进入展厅的时候,并没人理会她。
  目光在场内快速睃巡,发现了好几张熟面孔。
  她先去办公室跟人家打听,这几位熟面孔都是采购什么产品的,了解了情况后,又重新返回了大厅。
  伊万诺夫似乎刚签了一笔大订单,正与交易员握手道别。
  “伊万诺夫先生,好久不见了,”叶满枝笑着跟他打招呼,“今年的收获怎么样?需要的产品都买到了吗?”
  “叶,”伊万诺夫热情地与她握手,亮出刚到手的意向书说,“任务已经完成了。”
  “恭喜呀!”叶满枝问,“今年还是采购肉罐头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