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1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赵伯昀牙疼没胃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梁迁心疼地看向赵伯昀,官家起码瘦了二两了!瞧啊,他那脸颊肉,如今都荡不起来了。
  听梁迁劝他戒烤鸭,赵伯昀用黑手捂着肿起的黝黑腮帮子,怏怏不乐地叹了口气:“不能吃炙鸭,我这日子还有什么趣?”
  他再低头,看碗里散发着清香的“鱼丸粗汤饼”也没什么兴致,拿起筷子时还嫌弃:“鱼丸腥气甚重,吃这个朕还不如吃清粥……”
  但想到这是梁大珰担忧他身子特意从外头买来的,他还是夹起鱼丸,勉为其难咬下一口。
  “嗯?”
  他刚咬破了鱼丸外皮,舌尖便触到一团温软鲜甜的肉感,外滑内韧,吃起来竟弹如雀舌。
  “嗯?!”
  第95章 鱼丸粗面
  与官家一般, 被鱼丸别样的鲜美虏获的,还有不情不愿地回书院读书的宁奕几人。
  钟鼓楼上的暮鼓刚歇,辟雍书院散学的铜铃也被书院里专司敲钟的老仆从敲响了。
  今儿是春假后头一日上学, 大多人都还有些心不在焉, 连冯元这个讲学博士也是,一听铃声响了,立刻将书册夹在腋下,溜之大吉。
  谢祁合上手中的《中庸》,书斋外已有其他书斋的学子涌出来, 三三两两谈笑着从他窗前而过。书院的监生春季都穿相同的青衿衣衫、头带素纱儒士巾,走动起来衣袂临风, 倒很有青云浮动的翩然之美。
  尚岸将紫毫笔塞进藤编书箱,就听见一旁的宁奕将胡乱塞了一通的书匣往自家书童怀里一塞, 细细交代道:“去定胜门外买一锅荠菜春卷来,要现炸的,让那摊主炸得焦一些,更香。”
  书童神色平淡地抱着书匣子道:“你不记得了么?过完年定胜门外便不让摆小摊儿了, 说是要在那儿建军需的粮仓,以后军粮急递的漕船全要在那儿中转,炸春卷的老头早不知搬哪儿去了。”
  宁奕神色一僵, 惊惶地攥住了尚岸的手:“完了啊尚兄,那我今儿难不成要去啄饮堂吃泔水?”
  他只是来书院的头一日,便要受啄饮堂之苦了吗?
  “不至于, 你若不嫌弃, 我带了我阿娘做的糖年糕,”尚岸同情地拍了拍他手背,“一会儿分你几块儿。我还带了阿娘去岁窖藏的糖桂花, 与年糕一起沾着吃,香甜得很。”
  “别提年糕了。”宁奕却脸色发青,哆嗦道,“过年时我家天天蒸年糕,吃得我都快成年糕了。”
  尚岸耸耸肩:“那没辙了。”
  “你们怎么还在这儿?”孟三忽然带着一股咸鱼味从外头窗子里探进身子来,“我娘塞给我一箱子腌咸鱼,分给你们几罐子吧?我实在吃不完,梦里睡觉都像泡在咸鱼里。”
  宁奕捏住鼻子:“心领了,你…你还是自个吃吧。”孟三的阿娘手艺奇绝,最爱腌臭咸鱼、臭鸡蛋、臭冬瓜。臭鸡蛋和臭冬瓜倒还好,臭得不厉害,唯独那咸鱼格外臭。
  听孟三说,他娘腌鱼,只将那小鱼去了头和内脏,便粗犷地抹上盐塞进盐水陶罐里腌制,一直腌到盐水都变得黏稠多汁,灰朴朴地带泡儿,泥封罐子一打开便能熏倒一屋子的人,就算腌好了。
  孟三总说闻着臭吃着香,宁奕被他花言巧语怂恿得壮起胆子尝了一口,那日好悬没把他黄胆水吐出来,吐得肚子空了都还在不停干呕,最后头晕目眩瘫倒在地,闭上眼时恍惚还瞧见了去世的阿嬷。
  “尚兄,谢九那你们……”孟三又看向另外两人。
  “不用了,多谢。”尚岸也立刻拒绝。
  谢祁露出微笑,轻轻摇头:“沈娘子为我备了不少吃食,我也不用了。”
  沈娘子?
  宁奕耳朵尖一抖,立刻扭过身来,两只手紧紧地把住谢祁的肩头:“你怎么现在才说啊?沈娘子给你备了什么吃食?速速招来!”
  谢祁眨眨眼,略微回想了一下,伸出手指来,一样样报菜名:“小菜有酸辣脆笋、辣白菘、甜菜心;瀌肉有猪蹄、鸡翅、鸭掌、鸭脖、五花肉、豆干、蛋;汤饼有鱼肉汤饼、菠菜、山药和胡荽味的速食汤饼;肉有腊肠腊肉和鱼丸;糕饼点心有香葱肉松酥皮馒头和蛋奶千层酥;零嘴有琥珀核桃、糖炒瓜子仁……”
  谢祁还没报完,宁奕便“哇”地哭了出来,泪眼婆娑地抱住谢祁:“谢九啊,沈娘子还缺夫婿吗?我可以做小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