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伯父!”
  苏轼和苏辙连忙站起身。
  “你们在家中读书,有没有学数理之道?”
  苏涣问道。
  “没有。”
  苏轼和苏辙老老实实地摇头。
  “那你们整日学什么?”
  “学古今之文。”
  “都是你们父亲在教你们吗?”
  “是是母亲.”
  “胡闹。”
  苏涣拍了下桌子,看向苏洵,指着他生气道:“你这榆木脑袋,让你多看时政,怎么如此耽误孩子学习?”
  到现在苏洵也知道数理化的重要性了,只好尴尬道:“父亲病逝,又有八娘的事情,与程家整日纠葛,担心八娘身体,哪还有心思管这些。”
  “好了,我不想听你解释,不管你选调个什么官,哪怕是去西域做知州,和仲跟同叔也得留在汴梁,去学校读书,好好学习数理之道。”
  苏涣拍板道:“你是幸运遇见了知院,在数理之道还未纳入科举的时候中了进士,却不能觉得孩子以后也可以走你的老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若不通数术,谁会录取他们?你一天天就知道因循守旧,待在眉州不出来,这么下去和仲与同叔都要被你毁了,知道了吗?”
  “是。”
  苏洵不好反驳,只好应下。
  “伯父。”
  听到自己以后要常住汴梁,苏轼连忙开口。
  苏涣扭过头,有些余怒未消地说道:“何事?”
  “我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否也在汴梁?”
  苏轼问道。
  “听说是在。”
  苏洵听到鲁迅,露出钦佩的表情道:“这位先生真是大才啊,经常在报纸上写文章,对大宋现状见微知著,常说民间疾苦,论民间之恶,就连知院都常引用先生的话。”
  说着他又纳闷地看向苏轼道:“你问鲁迅先生做什么?”
  “这”
  苏轼迟疑了一下,说道:“就是觉得先生的话确实振聋发聩,令人发省,另外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看先生写的诗词,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我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好像那些诗词,应该是我写的一样.”
  “哈哈哈哈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