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涣是正四品,放一路就是转运使级别,相当于后世地方最高主政官员。
  住的地方虽然不是小别墅,却也是三百多平,自然非常豪华,或许唯一欠缺的就是收音机和电视机了。
  不然放后世高低得是个老干部房。
  此刻苏涣正坐在汴梁家具厂产的海绵沙发上看报纸,这么多年化学院自然不是吃干饭的,研制出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可以说现在大宋最高层次的生活除了没有电气化产品以外,基本上跟后世建国初期没什么区别。
  “明允来了,过来坐吧。”
  苏涣收起报纸,坐在桌边对杨氏说道:“夫人,去泡茶,再让不欺出去一趟,跟杨嬷说一声,让她多买点菜回家。”
  苏洵看到他并没有穿着传统的读书人长袍,而是一身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
  他四下扫视,有些疑惑地在苏涣身边坐下道:“二兄,怎么让姆姆(嫂嫂)去泡茶,家里也没个婢女仆人吗?”
  “诶,叫女使,或者人力,不可叫婢女、奴仆,眼下家里确实就只有一个你姆姆带过来的女嬷,不过她不是奴仆,是家里雇佣的佣人。”
  苏涣摆摆手,说道:“你的思想觉悟还是太低了,知院三令五申,不可使民为奴,人格平等,你常居于家中,不可不听时政,也不可不了解朝廷的变化。”
  “额”
  苏洵自讨没趣。
  还是苏轼好奇道:“伯父,你这衣裳。”
  “这叫正装。”
  苏涣低下头看了眼,然后笑道:“今年年初,朝廷改官服为朝服,只有大朝会或者正式场合才穿,在衙署办公,或者私底下就穿正装或者便服。”
  “哦。”
  苏轼挠挠头。
  苏涣对苏洵说道:“明允,你此番进京是来磨勘选调的吧。”
  “是的。”
  苏洵点点头道:“为父亲守孝,加之八娘的事情,我已经五年没有出仕,此番多亏了知院,八娘的事了,我也该进京听调了。”
  “嗯,你来得正是时候。”
  苏涣说道:“朝廷现在正缺人,你是不知道,到处都缺官啊。之前打下幽燕,派了很多官去。现在又打下了西域,又派很多官去,各个部门都缺实干官员,知院以前就说你的才干远超于我,可惜一直在守孝,如今知道你来了,他肯定会很高兴,明日你先去吏部报道,之后再去审官院,我会跟知院提一句,看到时候知院见不见你。”
  “多谢兄长。”
  苏洵连连点头。
  当年在祥符县县衙见到知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想起知院的欣赏,亦是心中激动。
  “和仲、同叔。”
  苏涣又看向苏轼兄弟。
  俩兄弟还没满二十,没有取字,都是叫的小名,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在他们13岁和9岁时候分别取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