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保障了奴隶的生命权,杀害、残害奴隶者,处以流放或者罚没家产。
  奴隶杀主,则为十恶不赦之罪,斩立决。
  奴隶告主,官府可以受理。
  朝廷设奴籍管理所有私奴和官奴。
  除此之外,杨峥还特别加了一条,严禁汉民为私奴。
  要奴隶可以,去奴役外族人,兔子还不吃窝边草。
  蓄奴税和奴法在京兆郡推行,基本没有什么抵抗,民间异常的配合。
  大量高车、鲜卑、嚈哒沦为奴隶。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无所谓,以前在部族中日子过得也没比奴隶强多少,入了奴籍之后,家人可以得到一大笔钱粮,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自己也有条活路。
  这时代的人对奴隶并没有多抗拒。
  朝廷对奴隶管理严格,三年一期,三期之后,私奴和官奴一样,转为治民。
  可以继续为主人家服务,不过关系就转为雇佣性质,成为奴婢。
  第八百九十二章 利益
  三个月后,蓄奴税从京兆推广到整个关中。
  风声早就放了出去,民间渐渐接受了。
  存在即合理,奴隶制既然存在,说明适应这个时代,朝廷加以规范,避免其野蛮生长。
  很多奴隶都是全家依附在汉民富户之下,其实跟佃农相差无几,只不过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除了种田,还要伺候主人家。
  当然,绝大多数百姓是养不起奴隶的。
  自己都吃不上饭,更不用说蓄养奴隶。
  豪族们就是心有不满,也没有作乱的土壤。
  大一些的豪族则无所谓,奴隶合法话反而让他们正大光明的享受。
  关中推行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
  到了泰兴二年年尾,杨峥发布诏令,全天下推行之。
  关东就没有关中这么好说话,尤其是河北豪强,本身具有一定的实力,家中部曲多是乌丸、羯、匈奴等众,不断上书朝廷哭惨卖穷。
  说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闲钱给朝廷缴税?关东豪族享受商道的好处,又是奴隶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当然不会反对,但他们关东人就不一样了,穷的都快喝西北风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枢和地方的博弈自古皆然。
  直接的暴力对抗没有,但软对抗却越演越烈。
  很多富户豪强干脆领着自己的家众,穿着破衣烂衫,挤在官衙之前撒泼打滚……
  奴隶们主动跳出来反对收蓄奴税,说主人对他们不错,就不用朝廷操心了。
  河北人出头,中原人呐喊助声势,江东富户豪族观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