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1 / 2)
在罗康叡的陪伴下,折御卿向罗幼度如实汇报了府谷现在的情况。
府谷早已不是大虞的边陲之地,但是他的地位有增无减。
府谷位于黄河中上游,负山阻河,地势险峻,水草丰茂,最适合繁殖军马。
大虞朝廷在诸地都设有马场,但主要的军马来源分别于府州军马场、陇右军马场以及霸州军马场。其中府州军马场规模最大,所产的战马也是最好。
折家并不负责府州军马场内部事务,但有护卫之责,监察之权。
罗幼度听了不住点头。
现在朝政清明,天下文臣都想着跟随罗幼度这种有为的开国之君,名垂青史,只要有担当抱负的,大多都不会在这种时候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负责府州军马场的官员也是勤勤恳恳,折御卿给了极大的好评。
罗幼度并不怀疑他们两两相护,因为监察御史传来的消息也是如此。
“骆驼骑兵怎么样了?”
罗幼度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此次折御卿追击的捷报传到罗幼度手上,即动了心思,想要在沙漠中行军,骆驼才是最好的工具。
华夏核心区域并没有大沙漠的存在,骆驼这种生物并不盛行。但越往西方而去,骆驼的价值意义越大。
朝廷需要一支骆驼骑兵以及一支骆驼运输队来应付西方即将到来的变局。
罗幼度将训练骆驼骑兵的任务交给了折家。
至于骆驼运输队的任务,他交给了在陇右为官的李昉。
武德司传来消息,西域摩尼教圣女与诸承法教王逃出了于阗,带着西方的情况而来。
依照目前得到的情况,摩尼教圣女所带来的消息应该不小,很可能就导致西域大战的提前到来。
骆驼骑兵也将拥有用武之地。
折御卿作揖道:“自得陛下命令,兄长与末将便不敢懈怠,从军中挑选健儿日夜于沙海中训练,已颇有成效。就是单峰驼的数量有些少,双峰驼速度太慢,并不适合战斗。现在我军兵士,三人才分得一匹,有些拮据。”
罗幼度道:“此事朕来解决,争取筹齐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回去告诉令兄,未来的西域,将是你们兄弟驰骋的战场!”
他眯起了眼睛,府谷折家坐镇府州百年,忠肝义胆不假,但从长远计,挪挪窝还是好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战
罗幼度一直留意着折御卿的表情。
折御卿一脸喜意,说道:“谢陛下信任,我兄弟二人,决不负陛下厚望,为陛下为朝廷开疆拓土。”
罗幼度见状也安心下来。
府谷折家意义上来说还是属于军阀范畴,只是相比符彦卿、王景这类自私自利的老军阀,折家在高义情操方面甩他们十条街不止。
符彦卿、王景都属于五代墙头草,他们有自己的底线,不是第一波投降的人,但真危机自身,还是会选择妥协的。
契丹入主中原,符彦卿、王景见势不可敌,皆毫不犹豫地选择归顺,以此维护自身权势。
折家的折从阮、折德扆却抵抗到底,尤其是后周时期,府谷为契丹、北汉、定难军四面包围。北汉不是没有尝试过劝降,但折家依旧尊中原为正朔,不管多困难,坚守府谷这一亩三分之地。若不是后来折可求降金,折家的威名怎么可能次于杨家之下? ↑返回顶部↑
府谷早已不是大虞的边陲之地,但是他的地位有增无减。
府谷位于黄河中上游,负山阻河,地势险峻,水草丰茂,最适合繁殖军马。
大虞朝廷在诸地都设有马场,但主要的军马来源分别于府州军马场、陇右军马场以及霸州军马场。其中府州军马场规模最大,所产的战马也是最好。
折家并不负责府州军马场内部事务,但有护卫之责,监察之权。
罗幼度听了不住点头。
现在朝政清明,天下文臣都想着跟随罗幼度这种有为的开国之君,名垂青史,只要有担当抱负的,大多都不会在这种时候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负责府州军马场的官员也是勤勤恳恳,折御卿给了极大的好评。
罗幼度并不怀疑他们两两相护,因为监察御史传来的消息也是如此。
“骆驼骑兵怎么样了?”
罗幼度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此次折御卿追击的捷报传到罗幼度手上,即动了心思,想要在沙漠中行军,骆驼才是最好的工具。
华夏核心区域并没有大沙漠的存在,骆驼这种生物并不盛行。但越往西方而去,骆驼的价值意义越大。
朝廷需要一支骆驼骑兵以及一支骆驼运输队来应付西方即将到来的变局。
罗幼度将训练骆驼骑兵的任务交给了折家。
至于骆驼运输队的任务,他交给了在陇右为官的李昉。
武德司传来消息,西域摩尼教圣女与诸承法教王逃出了于阗,带着西方的情况而来。
依照目前得到的情况,摩尼教圣女所带来的消息应该不小,很可能就导致西域大战的提前到来。
骆驼骑兵也将拥有用武之地。
折御卿作揖道:“自得陛下命令,兄长与末将便不敢懈怠,从军中挑选健儿日夜于沙海中训练,已颇有成效。就是单峰驼的数量有些少,双峰驼速度太慢,并不适合战斗。现在我军兵士,三人才分得一匹,有些拮据。”
罗幼度道:“此事朕来解决,争取筹齐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回去告诉令兄,未来的西域,将是你们兄弟驰骋的战场!”
他眯起了眼睛,府谷折家坐镇府州百年,忠肝义胆不假,但从长远计,挪挪窝还是好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战
罗幼度一直留意着折御卿的表情。
折御卿一脸喜意,说道:“谢陛下信任,我兄弟二人,决不负陛下厚望,为陛下为朝廷开疆拓土。”
罗幼度见状也安心下来。
府谷折家意义上来说还是属于军阀范畴,只是相比符彦卿、王景这类自私自利的老军阀,折家在高义情操方面甩他们十条街不止。
符彦卿、王景都属于五代墙头草,他们有自己的底线,不是第一波投降的人,但真危机自身,还是会选择妥协的。
契丹入主中原,符彦卿、王景见势不可敌,皆毫不犹豫地选择归顺,以此维护自身权势。
折家的折从阮、折德扆却抵抗到底,尤其是后周时期,府谷为契丹、北汉、定难军四面包围。北汉不是没有尝试过劝降,但折家依旧尊中原为正朔,不管多困难,坚守府谷这一亩三分之地。若不是后来折可求降金,折家的威名怎么可能次于杨家之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