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 第115节(2 / 4)
“春花儿,今天不是上学的日子吗?你咋在这呢。”田小芽一手划账, 一手将棉衣交给了瘦小的女孩。
听到小芽的关心,被关在家里时, 她一声也没吭,直到现在,春花眼珠子里瞬间裹起一片泪花,哭啼啼的等着小芽清完最后一批货。
才将事情原委道来。
田小芽听完之后,接连皱眉,学堂的事不归司农管,这事给崔学官说了也没用,清官还不断家务事。
可春花儿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得去找城主想想办法。
等田小芽急冲冲的到了县衙内,就被戈尔丁大人告知,城主去了学堂视察学子情况。
等田小芽来到学堂这边,就看到崔明秀崔学官也在堂前,一时有些纠结,不知是上去还是等着。
麦子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前踌躇不前的田小芽,这两个月小芽一人就将工坊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平日里以干练著称,怎么今日反倒畏畏缩缩了起来。
小芽一身干练的短打套在身上,外面围着厚厚的棉衣,脑袋上戴着一顶硕大的帽子,浑身裹的像一头笨笨的棕熊。
和当年坐在篮子里的小不点比起来,看不出来半点相像的地方。
见女孩犹豫不定的站在门外,应该是有什么事,不然也不会主动来到学堂,麦子将小芽叫了进来。
崔明秀朝田小芽笑笑,算是向同僚问好。
小芽见状,心想到崔学官为人赤诚,应该不会怪罪她,立刻将春花的这件事情始末说出来:
“我的朋友春花被她的继母勒令不许上学了,让去坊子里打工,春花才十岁,她还要报考县衙嘞,去了坊子里怎么考得中。”
此话一出来,崔明秀面色果然沉重了几分,田小芽心中生出些愧疚,这不是让城主误以为崔学官办事不利吗。
崔明秀看见田小芽的神色,主动说道:“我正是和城主在商量此事,学堂最近刚过十岁的学子退学了不少,大多都是这个原因。”
听到崔学官的话,小芽立刻放开了心神,继续将春花的事情补充完整。
简而言之,就是春花继母见东区的工坊开始重新招人,便将春花从学堂抓回来,想让春花去工坊里打工给家里多挣一些银钱。
如今坊子里招工的数量增大,不少挣钱心切的父母更愿意子女去坊子里打工,而不是供着银钱去读书。
以往供娃娃读书,是种田没有出路,又挣不上银钱,如今只需有把子力气就行,代邑最近重工重农的风气一下就吹过了头。
刚刚崔明秀也说起了学堂里近日许多学子辍学的现象,正好田小芽也在这里,麦子便对着两人开口说道:
“工坊招工处,低于十五岁的不收。学堂里成绩优异者可以免费上学,从公中出钱,设置奖学金给前十的学子,激励孩子们向学。”
“若是有春花这种情况的,上报戈尔丁处,由卫兵团出面解决。”
麦子望向学堂里牙牙学语的小孩子,里面年龄稍微大点的,几乎都是男孩。
这些年岁小的孩子,家长都是抱着寄养的心思,送来读书,这样家中的其他劳力就可以进工坊多挣一份薪资,减轻家里负担。
为了以防百姓们依旧将女孩困在家里做家务活,麦子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愿意供女孩上学的家庭,年终时都可以在县衙处领一份补助金,金额大小按女孩的平时表现评比。”
这样恩威并施下来,想必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会改善很多。
三人讨论完这次的辍学问题后,小芽跟着麦子和崔学官往学堂内走去。
只见正午的阳光透过全开的玻璃窗,洒在教室中。
整个课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干净又明亮,崭新的课桌上放着一本本刚印出来的书卷。 ↑返回顶部↑
听到小芽的关心,被关在家里时, 她一声也没吭,直到现在,春花眼珠子里瞬间裹起一片泪花,哭啼啼的等着小芽清完最后一批货。
才将事情原委道来。
田小芽听完之后,接连皱眉,学堂的事不归司农管,这事给崔学官说了也没用,清官还不断家务事。
可春花儿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得去找城主想想办法。
等田小芽急冲冲的到了县衙内,就被戈尔丁大人告知,城主去了学堂视察学子情况。
等田小芽来到学堂这边,就看到崔明秀崔学官也在堂前,一时有些纠结,不知是上去还是等着。
麦子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前踌躇不前的田小芽,这两个月小芽一人就将工坊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平日里以干练著称,怎么今日反倒畏畏缩缩了起来。
小芽一身干练的短打套在身上,外面围着厚厚的棉衣,脑袋上戴着一顶硕大的帽子,浑身裹的像一头笨笨的棕熊。
和当年坐在篮子里的小不点比起来,看不出来半点相像的地方。
见女孩犹豫不定的站在门外,应该是有什么事,不然也不会主动来到学堂,麦子将小芽叫了进来。
崔明秀朝田小芽笑笑,算是向同僚问好。
小芽见状,心想到崔学官为人赤诚,应该不会怪罪她,立刻将春花的这件事情始末说出来:
“我的朋友春花被她的继母勒令不许上学了,让去坊子里打工,春花才十岁,她还要报考县衙嘞,去了坊子里怎么考得中。”
此话一出来,崔明秀面色果然沉重了几分,田小芽心中生出些愧疚,这不是让城主误以为崔学官办事不利吗。
崔明秀看见田小芽的神色,主动说道:“我正是和城主在商量此事,学堂最近刚过十岁的学子退学了不少,大多都是这个原因。”
听到崔学官的话,小芽立刻放开了心神,继续将春花的事情补充完整。
简而言之,就是春花继母见东区的工坊开始重新招人,便将春花从学堂抓回来,想让春花去工坊里打工给家里多挣一些银钱。
如今坊子里招工的数量增大,不少挣钱心切的父母更愿意子女去坊子里打工,而不是供着银钱去读书。
以往供娃娃读书,是种田没有出路,又挣不上银钱,如今只需有把子力气就行,代邑最近重工重农的风气一下就吹过了头。
刚刚崔明秀也说起了学堂里近日许多学子辍学的现象,正好田小芽也在这里,麦子便对着两人开口说道:
“工坊招工处,低于十五岁的不收。学堂里成绩优异者可以免费上学,从公中出钱,设置奖学金给前十的学子,激励孩子们向学。”
“若是有春花这种情况的,上报戈尔丁处,由卫兵团出面解决。”
麦子望向学堂里牙牙学语的小孩子,里面年龄稍微大点的,几乎都是男孩。
这些年岁小的孩子,家长都是抱着寄养的心思,送来读书,这样家中的其他劳力就可以进工坊多挣一份薪资,减轻家里负担。
为了以防百姓们依旧将女孩困在家里做家务活,麦子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愿意供女孩上学的家庭,年终时都可以在县衙处领一份补助金,金额大小按女孩的平时表现评比。”
这样恩威并施下来,想必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会改善很多。
三人讨论完这次的辍学问题后,小芽跟着麦子和崔学官往学堂内走去。
只见正午的阳光透过全开的玻璃窗,洒在教室中。
整个课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干净又明亮,崭新的课桌上放着一本本刚印出来的书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