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 第108节(2 / 4)
剩下原本站队黑二的奴隶此时有些慌乱,又跪倒了一片。
其中,被诬陷的四人更是不自觉的看了看手中的指甲,果然还有些不易察觉的白皮。
“几位主子,奴才们实在是被黑二他们打怕了,才不敢说话。”一些呜呜咽咽的声音出现,这些奴隶们哀嚎一片,害怕面前的主子降罪下来。
麦子让人把车上的瓦罐拿出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菽汤,看着这些人狼吞虎咽,这才慢悠悠说道:
“偷盗罪,按齐国的律令,废双手,仗五十。”
听到面前女人的话,其中不少人的脸生出异色。
尤其是花奴那四人,吓得手里的碗都没抓住。
好在麦子说完这句话,便没再提及此事。这顿饱饭,对于花奴四人,以及偷过白果的奴隶来说,吃的心里七上八下。
麦子和小草带人进入了棉田的内部,查看棉花的生长情况。
棉田的各个地方都插上了木牌,李管事跟在后面,拿着手里的棉田区域图。向麦子小草讲述着棉田里各类棉花的分布以及出棉情况。
周围都是一片白泱泱的矮棉树,麦子揪起其中一朵,这块地方种的是圣多利亚新棉花,棉花的球体极大,摸起来弹力十足。
等回到草棚子附近时,李管事已经叫着手下的奴才把各个棉田的棉花全部都取了过来。
麦子将其对比了一下,在熊部落换回来的棉花种子是最适宜在此地长的,结出来棉球又大又蓬,纤维也很长,不易断。
“这些棉花已经收了百斤有余了,地里剩下的最慢半月就能收完。”李管事将手中的棉花收量的记录交给了麦子,里面记录的很详细。
麦子看了看其总收成,这块广袤的棉田足以供应整个制衣厂的原材料。
“下个季度,就只用熊部落的棉种来种,冬日里这块田就用来种萝卜,收成了供应给商行。”
麦子简单的安排了棉圃的任务,看到草棚子里的奴隶挤作一团,靠着身体取暖。
叫来李管事,耳语了几句。
几日后,棉田附近修起了几处小木屋,并且发放了许多劣质棉花,以供取暖。
并且宣布了只要好好干,便有机会脱离奴籍,所有人的眼里燃起了希望。
花奴想起被带走的黑二马奴他们,心里一阵快意,就算日后得了个好主家,终究是也还是个命比草贱的奴才。
想到这里,花奴把心都放在了棉田种子和纺织机上面。
第151章 郴州
麦子小草回到府邸后, 没过几日,便收到了锦州知县的邀约。
“......宴请麦草商行来客,以商合作之意。”
小草读完折子上这么一长串绕口的内容后, 将折子递给了麦子:“我们要去吗?”
麦子将上面的折函接了过来, 摸着上面的印花。
“去,正好明日上郴州, 找知县借些人马护送棉花。”
过城关需要用路引, 既然知县宴请,正好名正言顺的换一张名帖, 以便在郴州购地置店。
如今的府邸内, 刚收进的籽棉已经晒了满满一片场地,就连装袋的棉花也已经将库房装的都塞不下了。 ↑返回顶部↑
其中,被诬陷的四人更是不自觉的看了看手中的指甲,果然还有些不易察觉的白皮。
“几位主子,奴才们实在是被黑二他们打怕了,才不敢说话。”一些呜呜咽咽的声音出现,这些奴隶们哀嚎一片,害怕面前的主子降罪下来。
麦子让人把车上的瓦罐拿出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菽汤,看着这些人狼吞虎咽,这才慢悠悠说道:
“偷盗罪,按齐国的律令,废双手,仗五十。”
听到面前女人的话,其中不少人的脸生出异色。
尤其是花奴那四人,吓得手里的碗都没抓住。
好在麦子说完这句话,便没再提及此事。这顿饱饭,对于花奴四人,以及偷过白果的奴隶来说,吃的心里七上八下。
麦子和小草带人进入了棉田的内部,查看棉花的生长情况。
棉田的各个地方都插上了木牌,李管事跟在后面,拿着手里的棉田区域图。向麦子小草讲述着棉田里各类棉花的分布以及出棉情况。
周围都是一片白泱泱的矮棉树,麦子揪起其中一朵,这块地方种的是圣多利亚新棉花,棉花的球体极大,摸起来弹力十足。
等回到草棚子附近时,李管事已经叫着手下的奴才把各个棉田的棉花全部都取了过来。
麦子将其对比了一下,在熊部落换回来的棉花种子是最适宜在此地长的,结出来棉球又大又蓬,纤维也很长,不易断。
“这些棉花已经收了百斤有余了,地里剩下的最慢半月就能收完。”李管事将手中的棉花收量的记录交给了麦子,里面记录的很详细。
麦子看了看其总收成,这块广袤的棉田足以供应整个制衣厂的原材料。
“下个季度,就只用熊部落的棉种来种,冬日里这块田就用来种萝卜,收成了供应给商行。”
麦子简单的安排了棉圃的任务,看到草棚子里的奴隶挤作一团,靠着身体取暖。
叫来李管事,耳语了几句。
几日后,棉田附近修起了几处小木屋,并且发放了许多劣质棉花,以供取暖。
并且宣布了只要好好干,便有机会脱离奴籍,所有人的眼里燃起了希望。
花奴想起被带走的黑二马奴他们,心里一阵快意,就算日后得了个好主家,终究是也还是个命比草贱的奴才。
想到这里,花奴把心都放在了棉田种子和纺织机上面。
第151章 郴州
麦子小草回到府邸后, 没过几日,便收到了锦州知县的邀约。
“......宴请麦草商行来客,以商合作之意。”
小草读完折子上这么一长串绕口的内容后, 将折子递给了麦子:“我们要去吗?”
麦子将上面的折函接了过来, 摸着上面的印花。
“去,正好明日上郴州, 找知县借些人马护送棉花。”
过城关需要用路引, 既然知县宴请,正好名正言顺的换一张名帖, 以便在郴州购地置店。
如今的府邸内, 刚收进的籽棉已经晒了满满一片场地,就连装袋的棉花也已经将库房装的都塞不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