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 第2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弱魏要耗费一些时日,齐人没有大批卷入,齐楚暂时不会翻脸。这时与楚开战,难保齐国不会插手。
  如此,无妨多添一把火。
  叠起写给楚煜的书信,林珩又铺开一张绢,提笔写下三个字:公子弦。
  此人野心勃勃,曾想利用晋国争夺君位。事不成逃出肃州,中途被楚人掳走,被迫与楚国女公子成婚,自那之后再无消息。
  “若其向公子项进言,有意索要在齐国的封地,局面将会如何?”
  林珩转动笔杆,嘴角勾起浅笑,施施然在绢上写下两行字。
  “来人。”
  “仆在。”
  “此信送于庸,命他见机行事。”
  “诺。”
  马桂捧起绢布,恭敬退出大帐。
  林珩凝视晃动的帐帘,捕获缝隙中透出的光影,唇畔笑痕加深,却无丝毫暖意,反而凝固森冷的杀机。
  第一百八十章
  金秋时节,天朗气清。
  持续整月的雨水消失无踪,雨云流散,天空数日放晴,入目一片蔚蓝。
  通往纪州城的道路上,马蹄声由远及近,两支商队结伴而行。观领队衣着打扮,应是来自齐国。
  队伍中共计百辆大车,车轮既宽且高,车板极长,两面有护板竖起。
  强壮的奴隶在前驾车,另有数人在车后推动,足迹覆盖车辙,行进间排成一条长龙。
  商队护卫策马行在左右,大多背负弓箭和短矛,腰间悬挂一柄长剑,沿途警惕盗匪,保护商队安全。
  大车分成三段,前段主要装载布匹粮食,蒙布高高隆起。中段运送箱笼,用绳索捆扎结实。后段的二十几辆车上挤挤挨挨塞满了人,大多是年少的奴隶,一个个瘦骨伶仃,面黄肌瘦,和货物一起运往楚国。
  自从齐楚定下历城之盟,前往楚国的齐商日渐增多,开始在纪州城内占据一席之地。
  与之相反,来自魏国的商人大批减少,许多人离开纪州后再未露面。
  魏国依附楚国日久,两国密不可分,商贸往来频繁。上溯几十年,类似的情形少之又少,实在是罕见。
  目睹这种变化,楚人自然觉得古怪,各种猜测接连出炉,城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提及魏公子展,言他领兵赴邳城俨然是包藏祸心。不然地话,也不会战后随公子项入纪州,至今不能归国。
  “邳城之战,魏军所为何来?怕是不怀好意。”
  “不是相助?”
  “不好说。”
  “若鼎力相助,公子项岂会这般反应?”
  “确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