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妹非要和我换亲 第6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绝不能再叫之前那种事发生,老三休想重获陛下欢心。
  徐文昌应下,行礼离开主殿。来到殿外,徐文昌唤来宫中几名婢女太监,吩咐道:“传令下去,今日盯好琰郡王府里那个叫寄春的婢女,再通知今晚夜宴上咱们的人,务必要弄清楚,那婢女怀里藏了什么。”
  众太监宫婢领命,有序离开,即刻着手去办。
  谢尧臣和宋寻月进了勤政殿,皇帝正坐在正殿左侧的暖阁里,腿上盖着一条白狐皮毯子,翻着手里一本书。
  这是宋寻月第一次见皇帝,两鬓斑白,眼角皱纹明显,和谢尧臣很像,但骨相又不似谢尧臣那般凌厉。若不看他头上赤金的龙纹簪冠,还有明黄的帝王常服,当真便是一位寻常的慈祥老头。
  宋寻月随谢尧臣,一同向皇帝跪地行礼请安:“儿臣见过父皇。”
  皇帝抬头,将手里的书合上放去一遍,目光落在宋寻月身上,但她在行礼,看不到脸,皇帝道:“平身。”
  听声音也很和善啊,宋寻月又同谢尧臣一起起身。
  皇帝这才细细打量宋寻月一番,随后看向谢尧臣,道:“原来娶了位佳人,难怪人跟着懂事了不少。”
  样貌生得如此好,能笼住他这纨绔儿子的心也不奇怪。
  “哈……”谢尧臣跟着笑笑道:“爹,许久未见,您身子可好?”
  皇帝抬手指指一旁的椅子道:“你俩先坐。”
  谢尧臣和宋寻月谢恩后坐下,皇帝方才对谢尧臣道:“但凡你争气些,日日上朝都能见着朕,何来这句关怀。”
  谢尧臣不好意思笑笑,承认错误:“儿臣有愧,但儿臣天性愚钝,实在难及两位兄长。朝堂之上,有两位兄长为爹分忧足矣,儿臣孝顺孝顺爹爹便好。”
  天性愚钝?宋寻月有些疑惑的看了谢尧臣一眼,他分明脑子转得奇快,那日松鹤楼上发生的一切,她至今难忘,愚钝什么?就是聪明不用在正道上。
  这么些年了,皇帝着实懒得再和谢尧臣掰扯。自他分王离宫后,他就没怎么再理会过这个儿子,说起来,也有四年了。但儿子却依然对他怀有一片赤诚的孺慕之心,当真是他未曾想到的。
  “你能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也算不错的福气。”说罢,皇帝看向宋寻月,问道:“听说你是宋俊家的姑娘?”
  老三的婚事,他着实是没有怎么管。一来国事繁忙,二来他早已对老三失望至极,懒得搭理。
  之前只是听仪妃来上报过,说是看上了宋家的姑娘,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极好。其余都是内务府和王府自己操办,他完全撒手未问。
  宋寻月回道:“回父皇的话,儿臣是宋家的姑娘。”
  皇帝点点头,接着问道:“多大了?”
  宋寻月回道:“十六,等过了年,十七。”
  皇帝点点头,笑道:“甚好。以后的日子,你可得看着些朕这不成器的儿子,多规训他,劝他上进。”
  宋寻月自己也不想上进,但皇帝都这般说了,便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儿臣所求不高,一生只盼平安喜乐。王爷能平平安安的,便是儿臣最大的期望。”
  皇帝闻言愣了下,旁的儿媳妇,此时大多会说一定会好生规劝,好生表现一类的话,可她居然说只要平安喜乐?
  片刻后,皇帝失笑,伸手点点宋寻月,笑道:“你这孩子不错,知道心疼自己夫君。”
  年少夫妻,想来如今情深,才会有这般真挚的期盼。老三幼时多灾多难,他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儿子能平安喜乐。也许正是这份真挚的感情,才叫他的儿子收心不少。
  谢尧臣偷摸瞧了宋寻月一眼,只盼着他平平安安,好让她继续享福是吗?
  谢尧臣心头虽这般想,但嘴角却是挂上笑意。能不在他耳边像母妃和宋瑶月一般聒噪,实在是极好。
  皇帝复又问道:“之前那本画册,是你画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