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506节(3 / 4)
太后升宝座。
乐停, 司赞女官上前说了一段话。
乐起,司赞下面的两个女官举案入内,到殿中跪下, 乐止。
司赞女官跪下。
众命妇哗啦啦跟着跪。
女官取过案上的笺(就是专门用以朝贺的公文),开始念话, 都是什么恭祝新年吉祥如意的套话,没有什么意义。
区别在于这是谁的落款。
这等场合,一般都由命妇的领头人代表大家朝贺,比如以前就是承恩公夫人,代表大家说妾身承恩国公夫人某氏,在这样的新春佳节,特代表大家向皇后/太后娘娘贺喜(兹遇履端之节,敬诣皇后/皇太后称贺)。
虽然念的是司赞女官,大家都负责跪着当背景板,可念出的名字,就代表是命妇第一人。
荣耀啊!
但今天,代表命妇朝贺的是齐王妃。
通常藩王不入京,特许进京朝贺也有自己的位置,不像今天和命妇挤一起。
只能说,变天了。
司赞女官念完,众人起身拜。
女官们引导大家到殿外。
风一吹,冷飕飕的。
可流程还没走完。
到了门外特定的位置,乐声起。
司赞女官出来,跪下说,太后有旨。
命妇们再次跪下了。
司赞女官就开始念太后的旨意,大意是在这样的新春佳节,大家同喜同喜(履端之庆,与夫人等同)。
司赞起身。
命妇起身。
奏乐,大家拜退。
司赞回宫,尚仪向太后表示,礼毕。
太后起身离开宝座,奏乐。
司赞引导众人离开坤月宫,两位王妃去清宁宫吃家宴,命妇前往偏殿吃饭。
这就是赐宴。
偏殿中,已经摆好了许多张圆桌,命妇们按照等级落座。
勋贵们坐了一桌,程丹若就跟着杨太太坐了文官的那桌,下首是王太太、许太太、曹太太,再是六部尚书的太太。 ↑返回顶部↑
乐停, 司赞女官上前说了一段话。
乐起,司赞下面的两个女官举案入内,到殿中跪下, 乐止。
司赞女官跪下。
众命妇哗啦啦跟着跪。
女官取过案上的笺(就是专门用以朝贺的公文),开始念话, 都是什么恭祝新年吉祥如意的套话,没有什么意义。
区别在于这是谁的落款。
这等场合,一般都由命妇的领头人代表大家朝贺,比如以前就是承恩公夫人,代表大家说妾身承恩国公夫人某氏,在这样的新春佳节,特代表大家向皇后/太后娘娘贺喜(兹遇履端之节,敬诣皇后/皇太后称贺)。
虽然念的是司赞女官,大家都负责跪着当背景板,可念出的名字,就代表是命妇第一人。
荣耀啊!
但今天,代表命妇朝贺的是齐王妃。
通常藩王不入京,特许进京朝贺也有自己的位置,不像今天和命妇挤一起。
只能说,变天了。
司赞女官念完,众人起身拜。
女官们引导大家到殿外。
风一吹,冷飕飕的。
可流程还没走完。
到了门外特定的位置,乐声起。
司赞女官出来,跪下说,太后有旨。
命妇们再次跪下了。
司赞女官就开始念太后的旨意,大意是在这样的新春佳节,大家同喜同喜(履端之庆,与夫人等同)。
司赞起身。
命妇起身。
奏乐,大家拜退。
司赞回宫,尚仪向太后表示,礼毕。
太后起身离开宝座,奏乐。
司赞引导众人离开坤月宫,两位王妃去清宁宫吃家宴,命妇前往偏殿吃饭。
这就是赐宴。
偏殿中,已经摆好了许多张圆桌,命妇们按照等级落座。
勋贵们坐了一桌,程丹若就跟着杨太太坐了文官的那桌,下首是王太太、许太太、曹太太,再是六部尚书的太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