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第22节(3 / 4)
杨旭平常的工作,就是解决老百姓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这些事对他来说只是最简单的举手之劳,更何况大家还都是一个村的。
“姨,你们搬到这儿住了?”杨旭随口问道。
程玉兰:“没有,是恁爷一家搬来了,我们是来帮忙的。”
只顾着教训自家的猴崽子了,程玉兰这才想起要介绍自己刚回来的外甥女:“这是慧贤,恁玉秀姨家的妞,小时候你们见过的,前俩月刚从南方回来。”
经她一提醒,杨旭这才注意到身旁那张陌生的面孔。
“慧贤?”
杨旭看着她仔细回想了片刻,随即露出了客气的笑:“哦~想起来了,小时候我们两家一块去过公园。”
郭慧贤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笑着点点头。
郭慧贤离开程玉秀身边时只有三岁,那时候的事她早就记不清楚了。
杨旭比她大了几岁,已经能记很多事了,虽然忘了她的模样,但还记得那个梳着羊角辫,叫“郭慧贤”的小妹妹。
时隔十多年没见,如今他们都长大了。
久别重逢,不仅郭慧贤没认出他,杨旭也因她的样貌而眼前一亮。
她和村里、市里的姑娘们长得不太一样,或许是因为她爸是南方人吧,所以骨子里还带有南方那种内敛的美。
记忆里,那个粉团子是个爱抹鼻子的小哭包,可如今,她的脸上却有了明媚的笑意。
很美。
既然已经长大了,自然和小时候打招呼的方式不同,杨旭友好地向她伸出了右手,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一些:“欢迎回来,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以后碰到什么问题联系我就行。”
“好,谢谢。”握住他的手,郭慧贤客气地点点头。
简单认识一番后,屋里的程新华主动说:“麻烦你俩跑一趟,都是自己人,进屋坐会喝口水吧。”
“不了不了,我们得赶紧回去。”把拉链拉好后,杨旭婉拒了他的好意,“下次吧,下次我休息了再来串门。”
杨旭都这么说了,程新华也不好挽留,于是主动出来送他们离开。
看着杨旭骑摩托离开的背影,程新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你们几个啊,以后长大要是能像他一样,当个消防员就好了。”
“是啊,当个消防员多吃香。”程新华也跟着说道。
在他们这一辈的思想里,警察、消防员、医生都是最光荣的职业,要是能先考上大学,毕业后捧一个光荣的铁饭碗那就更好了。
当然,有这样的感叹也不止是因为杨旭有这么一个铁饭碗,更是因为他本人也十分优秀。
他从小就是村里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把他当成孩子们的榜样。
同样是当爹妈的,程玉秀和程玉兰的关注点却跟他们两个大男人有所不同。
“杨旭今年多大来着?我给忘了。”
“二十五?二十六?”
“都这么大了啊。”
“是啊,都二十五六了,还没说谈个朋友呢。” ↑返回顶部↑
“姨,你们搬到这儿住了?”杨旭随口问道。
程玉兰:“没有,是恁爷一家搬来了,我们是来帮忙的。”
只顾着教训自家的猴崽子了,程玉兰这才想起要介绍自己刚回来的外甥女:“这是慧贤,恁玉秀姨家的妞,小时候你们见过的,前俩月刚从南方回来。”
经她一提醒,杨旭这才注意到身旁那张陌生的面孔。
“慧贤?”
杨旭看着她仔细回想了片刻,随即露出了客气的笑:“哦~想起来了,小时候我们两家一块去过公园。”
郭慧贤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笑着点点头。
郭慧贤离开程玉秀身边时只有三岁,那时候的事她早就记不清楚了。
杨旭比她大了几岁,已经能记很多事了,虽然忘了她的模样,但还记得那个梳着羊角辫,叫“郭慧贤”的小妹妹。
时隔十多年没见,如今他们都长大了。
久别重逢,不仅郭慧贤没认出他,杨旭也因她的样貌而眼前一亮。
她和村里、市里的姑娘们长得不太一样,或许是因为她爸是南方人吧,所以骨子里还带有南方那种内敛的美。
记忆里,那个粉团子是个爱抹鼻子的小哭包,可如今,她的脸上却有了明媚的笑意。
很美。
既然已经长大了,自然和小时候打招呼的方式不同,杨旭友好地向她伸出了右手,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一些:“欢迎回来,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以后碰到什么问题联系我就行。”
“好,谢谢。”握住他的手,郭慧贤客气地点点头。
简单认识一番后,屋里的程新华主动说:“麻烦你俩跑一趟,都是自己人,进屋坐会喝口水吧。”
“不了不了,我们得赶紧回去。”把拉链拉好后,杨旭婉拒了他的好意,“下次吧,下次我休息了再来串门。”
杨旭都这么说了,程新华也不好挽留,于是主动出来送他们离开。
看着杨旭骑摩托离开的背影,程新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你们几个啊,以后长大要是能像他一样,当个消防员就好了。”
“是啊,当个消防员多吃香。”程新华也跟着说道。
在他们这一辈的思想里,警察、消防员、医生都是最光荣的职业,要是能先考上大学,毕业后捧一个光荣的铁饭碗那就更好了。
当然,有这样的感叹也不止是因为杨旭有这么一个铁饭碗,更是因为他本人也十分优秀。
他从小就是村里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把他当成孩子们的榜样。
同样是当爹妈的,程玉秀和程玉兰的关注点却跟他们两个大男人有所不同。
“杨旭今年多大来着?我给忘了。”
“二十五?二十六?”
“都这么大了啊。”
“是啊,都二十五六了,还没说谈个朋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