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第285节(1 / 4)
有乔松这个例子在,接下来的发言更激烈了。
有想法就提,也不用害怕会闹了笑话,就算是笑话车间里也没人哄堂大笑,江工和其他几个技术工还会帮着解释解释。
就像这次,提出建议的是徐春燕……又或者说不是建议而是疑问,她问道:“为什么不多增加几条运行齿呢?两条是一百的力,多增加两条不就是两百的力了?”
“不是这样。”王耀回答她,“在这种结构上并不是说多就是好,有时候‘多’反而能减少它的作用,而且多条同时运行那就不是‘抓地’了,而是‘挖地’,直接将那一块地面的挖空……”
说着说着,王耀突然皱起眉头来了。
他总觉得自己想到了什么,但偏偏抓不住,而这会边上的胡知韵突然道:“那就不同时运行,交叉运行!”
王耀眼睛一亮,“对对,可以交叉运行!”
就是这个,他没抓住但是被胡研究员抓住了,不过被抢了先他也挺高兴的,证明自己就差那么一脚,这次没抢到先,或许下次就能了!
“想法不错。”江小娥对着他们竖起大拇指,然后回转头将桌面的几张纸贴在了边上的板子上,她道:“那咱们就试试交叉运行方式。”
几人好奇的走进一看。
好家伙!
敢情江工早就想到了这个思路,而且几张纸上都写满了,不光光只是一个思路而已,还是一份特别详细的制作方案!
第209章
潘明等人在制作履带板时, 江小娥在办公室也没闲着,那张好几天都没“宠幸”的躺椅就能证明!
刚刚徐春燕提出的思路有一点对了。
两条不行,那就增加。
但具体怎么增加就是一个问题, 肯定不能同时运行,为什么“集材—50”的履带板要和常规版区分?就是因为它的破坏性很大,它是用“抓”的方式一路前行,本身破坏性就大如果再增加运行齿, 就真的跟王耀说得那样不是抓地而是挖地了。
所以,交叉就是一个方向。
但怎么交叉也有讲究。
原本就是两条钢线,不可能再用两条线交叉在一块,那和多增加两条线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在江小娥的思路里, 她所谓的交叉其实就是在主运行齿上有规划的增加小型辅助齿。
也算是交叉方式,只不过分布开了。
“用人字或波浪线排列设置?”胡知韵挤在最前方, 不管身后的人有多着急她都没让开一步, 仔仔细细看着纸张上的字句,“小型辅助齿……多方向抓地力……齿的高度和倾角对啊, 核心观点是分布!”
她在这里嘟嘟囔囔, 眼里是越来越亮。
其他人也是看得认真, 遇到不懂的地方该问就问,等大致摸清方案后, 一个个干劲十足。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真怕时间来不及。
骆工给的时间就短, 他们又是先制作履带板, 又因为没有江工的指导而拖长了时间,本以为一起讨论再出方案还得有些时间,没想到江工居然已经有想法了。
厉害, 就四天不到的功夫,居然就弄出了详细的方案。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也只有胡知韵多了很多惊讶,搞研发进展其实没外人想象中那么快,要真的立马就有了思路并开展起来,她和秦主任也不至于在第一大组忙碌了几个月一点头绪都没。
难怪厂子里很多人都说江工是一个充满惊喜的人,就是因为时不时就能从她这里发现很大的惊喜。
现在不就是了? ↑返回顶部↑
有想法就提,也不用害怕会闹了笑话,就算是笑话车间里也没人哄堂大笑,江工和其他几个技术工还会帮着解释解释。
就像这次,提出建议的是徐春燕……又或者说不是建议而是疑问,她问道:“为什么不多增加几条运行齿呢?两条是一百的力,多增加两条不就是两百的力了?”
“不是这样。”王耀回答她,“在这种结构上并不是说多就是好,有时候‘多’反而能减少它的作用,而且多条同时运行那就不是‘抓地’了,而是‘挖地’,直接将那一块地面的挖空……”
说着说着,王耀突然皱起眉头来了。
他总觉得自己想到了什么,但偏偏抓不住,而这会边上的胡知韵突然道:“那就不同时运行,交叉运行!”
王耀眼睛一亮,“对对,可以交叉运行!”
就是这个,他没抓住但是被胡研究员抓住了,不过被抢了先他也挺高兴的,证明自己就差那么一脚,这次没抢到先,或许下次就能了!
“想法不错。”江小娥对着他们竖起大拇指,然后回转头将桌面的几张纸贴在了边上的板子上,她道:“那咱们就试试交叉运行方式。”
几人好奇的走进一看。
好家伙!
敢情江工早就想到了这个思路,而且几张纸上都写满了,不光光只是一个思路而已,还是一份特别详细的制作方案!
第209章
潘明等人在制作履带板时, 江小娥在办公室也没闲着,那张好几天都没“宠幸”的躺椅就能证明!
刚刚徐春燕提出的思路有一点对了。
两条不行,那就增加。
但具体怎么增加就是一个问题, 肯定不能同时运行,为什么“集材—50”的履带板要和常规版区分?就是因为它的破坏性很大,它是用“抓”的方式一路前行,本身破坏性就大如果再增加运行齿, 就真的跟王耀说得那样不是抓地而是挖地了。
所以,交叉就是一个方向。
但怎么交叉也有讲究。
原本就是两条钢线,不可能再用两条线交叉在一块,那和多增加两条线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在江小娥的思路里, 她所谓的交叉其实就是在主运行齿上有规划的增加小型辅助齿。
也算是交叉方式,只不过分布开了。
“用人字或波浪线排列设置?”胡知韵挤在最前方, 不管身后的人有多着急她都没让开一步, 仔仔细细看着纸张上的字句,“小型辅助齿……多方向抓地力……齿的高度和倾角对啊, 核心观点是分布!”
她在这里嘟嘟囔囔, 眼里是越来越亮。
其他人也是看得认真, 遇到不懂的地方该问就问,等大致摸清方案后, 一个个干劲十足。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真怕时间来不及。
骆工给的时间就短, 他们又是先制作履带板, 又因为没有江工的指导而拖长了时间,本以为一起讨论再出方案还得有些时间,没想到江工居然已经有想法了。
厉害, 就四天不到的功夫,居然就弄出了详细的方案。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也只有胡知韵多了很多惊讶,搞研发进展其实没外人想象中那么快,要真的立马就有了思路并开展起来,她和秦主任也不至于在第一大组忙碌了几个月一点头绪都没。
难怪厂子里很多人都说江工是一个充满惊喜的人,就是因为时不时就能从她这里发现很大的惊喜。
现在不就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