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2 / 3)
大门外面,邻家的娃娃们可等不及主家过来送粥吃,捧着瓷碗就来讨了。
高墙合围,瞧着有几分肃穆。
大门虽敞开着,可孩子们不敢往里进,只扒着门边探头来瞧:“大哥、白叔,我们过来盛甜粥,能进吗?”
裴松招招手:“有啥不能,快进。甜粥正熬着呢,马上就好,桌子上还放了花生葵花籽,你们椿姐用盐巴炒过了,快去抓一把。”
灶房重新修盖,比原先宽敞不少,靠墙放了碗架、粮柜后,边上还能摆张桌子,往后一家人吃饭,再也不用往堂屋端。
一听这话,孩子们蹦跳着跑进院儿。
他们倒也不空手,多是拎些贺礼,小筐青菜、一把花生、两个鸡蛋。
白日天热,追风正在窝里打盹,听见动静忙戒备地起身出来瞧一瞧。
见都是熟面孔,甩甩毛尾巴,呜汪两声算是打过招呼,这又懒怠地趴回窝去了。
裴松看得直乐呵,和秦既白一块儿往灶房里走。
屋子里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捧着碗围着灶台站,再看旁边桌子上,满满当当堆着东西。
裴榕正忙着盛粥。
乔迁新喜,汉子穿得板正,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臂。
他性子虽沉默少言,可和孩子们也亲。
有小子剥花生,两颗红皮果,自己吃一颗,另一颗还不忘塞进他嘴里。
裴榕笑着张口吃下,余光一瞥,忙又看去这小子的黑手,眉心不由得跳了跳,张口闭口数次,实在没忍住:“你小子也不知道洗干净手。”
边上有人哧哧地笑,他抬头看去,就见林杏正倚靠着门框看他,小哥儿晃了晃手里的瓷碗,笑着道:“讨口甜粥,榕二哥也给我盛碗吧。”
裴榕静静看了他良久,伸手接过他的碗,垂眸笑起来。
第92章 裴林喜事
五月十六, 黄道吉日,桃花灼灼,宜嫁宜娶。
已是初夏时节, 山野碧色, 从春衣换到夏裳, 身上轻便了, 人也更加精神。
日头才露出灿灿金芒,村落仍沉寂在一片薄雾之中, 裴家的大门就已敞开。
若有人问为啥,晓事的婶子会笑着告诉你, 今儿个是裴家汉子裴榕大喜的日子!
晨时的山间正宁静, 裴家却很是热闹。
家中的大门、墙面上,昨夜里就贴上了大红喜字,就连后院枣树的梢头, 也系上了红绸子, 远野风来, 一阵沙沙碎响, 绿叶卷着红绸轻轻地荡,喜庆又鲜亮。
裴家院中,帮忙的乡亲们穿梭往来, 脸上满是笑意。
汉子们正忙着将桌椅往院子里摆,木桌被擦得锃亮,板凳码得整整齐齐。
灶房那边更是热火朝天,裴家亲戚少,上回裴松成亲时,过来撑场面帮忙做饭的婶子们这便又登门,虽还未至昏时, 却得将食材先备上,到时开了席面,不至于手忙脚乱。
土灶里柴火燃得正旺,火苗舔着铁锅,发出“滋滋”的声响,炸肉丸的香气顺着暖风飘出老远,引得村里少见荤腥的狗子都探出头来瞧,口水淌了一地。
卧房里,炕上早已铺好了厚实的鸳鸯褥子,红喜被整齐地叠放在床头。 ↑返回顶部↑
高墙合围,瞧着有几分肃穆。
大门虽敞开着,可孩子们不敢往里进,只扒着门边探头来瞧:“大哥、白叔,我们过来盛甜粥,能进吗?”
裴松招招手:“有啥不能,快进。甜粥正熬着呢,马上就好,桌子上还放了花生葵花籽,你们椿姐用盐巴炒过了,快去抓一把。”
灶房重新修盖,比原先宽敞不少,靠墙放了碗架、粮柜后,边上还能摆张桌子,往后一家人吃饭,再也不用往堂屋端。
一听这话,孩子们蹦跳着跑进院儿。
他们倒也不空手,多是拎些贺礼,小筐青菜、一把花生、两个鸡蛋。
白日天热,追风正在窝里打盹,听见动静忙戒备地起身出来瞧一瞧。
见都是熟面孔,甩甩毛尾巴,呜汪两声算是打过招呼,这又懒怠地趴回窝去了。
裴松看得直乐呵,和秦既白一块儿往灶房里走。
屋子里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捧着碗围着灶台站,再看旁边桌子上,满满当当堆着东西。
裴榕正忙着盛粥。
乔迁新喜,汉子穿得板正,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臂。
他性子虽沉默少言,可和孩子们也亲。
有小子剥花生,两颗红皮果,自己吃一颗,另一颗还不忘塞进他嘴里。
裴榕笑着张口吃下,余光一瞥,忙又看去这小子的黑手,眉心不由得跳了跳,张口闭口数次,实在没忍住:“你小子也不知道洗干净手。”
边上有人哧哧地笑,他抬头看去,就见林杏正倚靠着门框看他,小哥儿晃了晃手里的瓷碗,笑着道:“讨口甜粥,榕二哥也给我盛碗吧。”
裴榕静静看了他良久,伸手接过他的碗,垂眸笑起来。
第92章 裴林喜事
五月十六, 黄道吉日,桃花灼灼,宜嫁宜娶。
已是初夏时节, 山野碧色, 从春衣换到夏裳, 身上轻便了, 人也更加精神。
日头才露出灿灿金芒,村落仍沉寂在一片薄雾之中, 裴家的大门就已敞开。
若有人问为啥,晓事的婶子会笑着告诉你, 今儿个是裴家汉子裴榕大喜的日子!
晨时的山间正宁静, 裴家却很是热闹。
家中的大门、墙面上,昨夜里就贴上了大红喜字,就连后院枣树的梢头, 也系上了红绸子, 远野风来, 一阵沙沙碎响, 绿叶卷着红绸轻轻地荡,喜庆又鲜亮。
裴家院中,帮忙的乡亲们穿梭往来, 脸上满是笑意。
汉子们正忙着将桌椅往院子里摆,木桌被擦得锃亮,板凳码得整整齐齐。
灶房那边更是热火朝天,裴家亲戚少,上回裴松成亲时,过来撑场面帮忙做饭的婶子们这便又登门,虽还未至昏时, 却得将食材先备上,到时开了席面,不至于手忙脚乱。
土灶里柴火燃得正旺,火苗舔着铁锅,发出“滋滋”的声响,炸肉丸的香气顺着暖风飘出老远,引得村里少见荤腥的狗子都探出头来瞧,口水淌了一地。
卧房里,炕上早已铺好了厚实的鸳鸯褥子,红喜被整齐地叠放在床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