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2 / 2)
更有人激动地喊道,“陛下英明,不能让他们毁了改制,咱们还要靠地吃饭呢。”
赵王脸色惨白,声音颤抖,“陛下……你……你敢动我们?就不怕天下人言你残暴,日后在史书上留下个暴虐无道的名声。”
雁萧关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官修竹从人群中走出,手中拿着一沓罪证。
他将罪证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周敬之贪墨赈灾款十万两,强占民田三百亩,崔明远私下与蛮族通商,贩卖铁器,赵王圈占京郊良田千亩,逼死农户三人……”
百姓们涌上前,捡起地上的罪证,看清上面的内容后,瞬间炸开了锅。
“原来去年的赈灾款被他们贪了,俺们村去年闹旱灾,朝廷的赈灾粮到现在都没见着。”
“我表哥就是被大官逼死的,他不肯交田,就被人打断了腿,最后投河自尽了。”
“他们还通敌?陛下,绝不能轻饶他们。”
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官员与宗亲们吓得浑身发抖,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
周敬之想要起身逃跑,却被神武军士兵按住,动弹不得,赵王则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着,“完了……全完了……”
雁萧关走上前,目光扫过人群,声音坚定有力,“土地改制一事不可更改,往后谁再敢阻挠改制、欺压百姓,无论是官员还是宗亲,朕定斩不饶。”
百姓们瞬间欢呼起来,呼喊声震彻云霄。
神武军士兵将跪倒的官员与宗亲一一押走,百姓们跟在后面,有的扔菜叶,有的骂骂咧咧,直到他们被押进大牢,才渐渐散去。
阳光依旧明媚,雁萧关重新握住犁柄,在田地里犁下第一垄土。
泥土的清香弥漫开来,明几许站在他身旁,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笑意,这场改制风波看似凶险,却终究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第299章
对阻挠改制的官员与皇亲, 雁萧关终究没全杀。
两百余人若尽数处斩,不仅会动摇朝堂根基,还可能引发地方动荡。他最终定下的处置方案是将七名罪状最严重者, 以贪墨赈灾银、私通蛮族、强占民田为由押至刑场处斩, 家产尽数抄没,其家人流放北境, 永不得归。其余党羽与宗亲,一律罢官夺爵,收回所有不正当所得的田亩与财产,暂押大牢待审, 后续将根据认罪态度, 或贬为庶民,或流放边疆。
消息传出,天都震动。
百姓们自发围在刑场外围, 看着罪臣伏法,纷纷拍手称快, 而残存的世家豪强, 见朝廷动了真格,只能歇了反抗的心思, 乖乖将私藏的田亩地契和旧钱劣币尽数上交官府。
只是处置过后, 朝堂职位空缺大半,甚至有几个地方州府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宫城内, 雁萧关看着案上密密麻麻的空缺官员名录,却不甚在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沿,“赢州当年推行改制时,人手比现在还少不也撑过来了?”
他转头对身旁的官修竹道, “立刻给赢州去信,召游岑极与他麾下的国子监旧部回都。”
游岑极原是天都国子监博士,当年因受黛莺和与宣毕渊影响而被迫远逃赢州,在赢州的数年里,他一手创办赢州学院,摒弃旧学的空泛理论,专授农事、算术、律法等实用学问,培养出大批懂耕种、善核算的人才。
而那些随他一同前往赢州的国子监博士,虽曾固守旧制,却多是饱学之士,经赢州学院数年磨练,早已褪去迂腐,成了能办实事的可用之才。他们带出的学子,只需稍加引导,便能快速适配新政需求。
两月后,游岑极带着数十名教习,以及他们培养出的三百余名优秀学子抵达天都。
雁萧关与明几许商议后,并未将这群人遣回国子监,而是直接下旨成立大梁军政学院,学院几乎是赢州学院的放大版,除开设农事、算术、律法等核心课程外,还额外增设两大分院。
一是军事学院,由雁萧关亲任院长,专门培养懂战术、善治军的军事人才,课程涵盖兵法、阵法、火器实操等,旨在为神武军与地方守军输送新鲜血液。二是格致学院,由明几许担任院长,主攻火器改良、器械研发、天文历法等,专培养能钻研技术、精通实操的学者。
同时,明几许还兼任学院副院长,统筹全校事务,确保两大分院与基础课程有序衔接。
旨意下达那日,游岑极等人纷纷跪倒叩拜,他们知道大梁军政学院不仅是一所学院,更是大梁新政的人才摇篮,他们终将成为推动这盛世的中坚力量。 ↑返回顶部↑
赵王脸色惨白,声音颤抖,“陛下……你……你敢动我们?就不怕天下人言你残暴,日后在史书上留下个暴虐无道的名声。”
雁萧关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官修竹从人群中走出,手中拿着一沓罪证。
他将罪证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周敬之贪墨赈灾款十万两,强占民田三百亩,崔明远私下与蛮族通商,贩卖铁器,赵王圈占京郊良田千亩,逼死农户三人……”
百姓们涌上前,捡起地上的罪证,看清上面的内容后,瞬间炸开了锅。
“原来去年的赈灾款被他们贪了,俺们村去年闹旱灾,朝廷的赈灾粮到现在都没见着。”
“我表哥就是被大官逼死的,他不肯交田,就被人打断了腿,最后投河自尽了。”
“他们还通敌?陛下,绝不能轻饶他们。”
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官员与宗亲们吓得浑身发抖,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
周敬之想要起身逃跑,却被神武军士兵按住,动弹不得,赵王则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着,“完了……全完了……”
雁萧关走上前,目光扫过人群,声音坚定有力,“土地改制一事不可更改,往后谁再敢阻挠改制、欺压百姓,无论是官员还是宗亲,朕定斩不饶。”
百姓们瞬间欢呼起来,呼喊声震彻云霄。
神武军士兵将跪倒的官员与宗亲一一押走,百姓们跟在后面,有的扔菜叶,有的骂骂咧咧,直到他们被押进大牢,才渐渐散去。
阳光依旧明媚,雁萧关重新握住犁柄,在田地里犁下第一垄土。
泥土的清香弥漫开来,明几许站在他身旁,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笑意,这场改制风波看似凶险,却终究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第299章
对阻挠改制的官员与皇亲, 雁萧关终究没全杀。
两百余人若尽数处斩,不仅会动摇朝堂根基,还可能引发地方动荡。他最终定下的处置方案是将七名罪状最严重者, 以贪墨赈灾银、私通蛮族、强占民田为由押至刑场处斩, 家产尽数抄没,其家人流放北境, 永不得归。其余党羽与宗亲,一律罢官夺爵,收回所有不正当所得的田亩与财产,暂押大牢待审, 后续将根据认罪态度, 或贬为庶民,或流放边疆。
消息传出,天都震动。
百姓们自发围在刑场外围, 看着罪臣伏法,纷纷拍手称快, 而残存的世家豪强, 见朝廷动了真格,只能歇了反抗的心思, 乖乖将私藏的田亩地契和旧钱劣币尽数上交官府。
只是处置过后, 朝堂职位空缺大半,甚至有几个地方州府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宫城内, 雁萧关看着案上密密麻麻的空缺官员名录,却不甚在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沿,“赢州当年推行改制时,人手比现在还少不也撑过来了?”
他转头对身旁的官修竹道, “立刻给赢州去信,召游岑极与他麾下的国子监旧部回都。”
游岑极原是天都国子监博士,当年因受黛莺和与宣毕渊影响而被迫远逃赢州,在赢州的数年里,他一手创办赢州学院,摒弃旧学的空泛理论,专授农事、算术、律法等实用学问,培养出大批懂耕种、善核算的人才。
而那些随他一同前往赢州的国子监博士,虽曾固守旧制,却多是饱学之士,经赢州学院数年磨练,早已褪去迂腐,成了能办实事的可用之才。他们带出的学子,只需稍加引导,便能快速适配新政需求。
两月后,游岑极带着数十名教习,以及他们培养出的三百余名优秀学子抵达天都。
雁萧关与明几许商议后,并未将这群人遣回国子监,而是直接下旨成立大梁军政学院,学院几乎是赢州学院的放大版,除开设农事、算术、律法等核心课程外,还额外增设两大分院。
一是军事学院,由雁萧关亲任院长,专门培养懂战术、善治军的军事人才,课程涵盖兵法、阵法、火器实操等,旨在为神武军与地方守军输送新鲜血液。二是格致学院,由明几许担任院长,主攻火器改良、器械研发、天文历法等,专培养能钻研技术、精通实操的学者。
同时,明几许还兼任学院副院长,统筹全校事务,确保两大分院与基础课程有序衔接。
旨意下达那日,游岑极等人纷纷跪倒叩拜,他们知道大梁军政学院不仅是一所学院,更是大梁新政的人才摇篮,他们终将成为推动这盛世的中坚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