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滚烫的炮弹拖着黑烟,精准地落在敌军阵中,瞬间炸开一道道缺口,投石机、攻城梯被炸毁无数,敌军士兵惨叫着倒下,阵型瞬间大乱。
  陶臻抓住时机,立刻指挥城上守军反击,“弓箭手准备,瞄准敌军后阵。”
  早已蓄势待发的弓箭手们松开弓弦,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配合着火炮的轰击,将敌军的退路层层阻断。
  赢州的工匠们则围着火炮忙碌,有的调整炮口角度,有的补充火药,确保火炮能持续输出。
  至此,明州已立于不败之地。也有了今日明州一日日复苏的希望场景。
  明州城的烟火气渐渐浓了起来,百姓脸上的笑容不仅慢慢恢复,甚至比战前更胜往昔,街头巷尾的铺子早早开门,满街包子铺的热香气,伴随着孩童追逐打闹的笑声,裹着清晨的微风满街巷飘。
  可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却半分不敢放松警惕,甲胄擦得锃亮,手中长枪握得紧实,目光时时扫向城外远方。
  又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东边天际还泛着鱼肚白,城楼上的守军忽然瞥见视野尽头泛起一片黑影,像团乌云正往这边挪。
  “有队伍靠近。”负责瞭望的士兵当即低喝一声,声音刚落,其余守军立刻绷紧神经,纷纷握紧弓箭、搭箭拉弦,严阵以待,连城楼下值守的士兵也迅速围拢过来,目光死死盯着那片越来越近的黑影。
  经历了西域联军近两月的攻城,明州守军早已养出了高度警惕的习惯,哪怕只是一只飞鸟靠近城墙,也会先确认清楚再放松,更别说队伍可是从西域方向而来,谁也不敢赌是友非敌。
  待队伍渐渐靠近,城楼上的守军才慢慢看清,来人中竟有不少高鼻深目的西域面孔,身上穿着的服饰也带着异域纹样,这模样看得守军们心头一紧,手指又往弓弦上压了压。可再往队伍前头瞧,为首那人骑着一匹枣红马,身形挺拔,脸上是实打实的大梁人轮廓。
  “是王爷身边的亲卫。”有个神武军的士兵忽然喊出声,这话让城楼上紧绷的气氛稍稍松了些,却没人敢真的放下弓箭,依旧盯着队伍动向。
  那亲卫也看清了城楼上的阵仗,当即打马疾驰至城下,勒住缰绳时马蹄扬起一阵尘土,他仰头高声喊道,“城上兄弟莫慌,烦请通传王爷与王妃,狼山外邦使节携月国、孔雀国使者求见,有关乎数国安危的要事相商,绝无半分恶意。”
  城楼上的守军不敢怠慢,一边是王爷的亲卫,一边牵扯外邦使节,若是耽搁了要事,谁也担待不起。当即有个小兵转身往王府跑,其余人则依旧守着城墙,目光落在城下队伍上,不敢有半分松懈。
  不多时,雁萧关与明几许便过来了,两人远远便看到亲卫身后跟着的人,其中一位身着长裙的少女格外惹眼,是诺玛,她身旁站着的则是狼筝,身周还跟着几位使者,除亲卫外,其余众人神色都带着几分急切,时不时抬头往城楼上望。
  确定来人,雁萧关心中虽有惊讶,面上却带着笑,“狼首领,小公主,许久不见。”
  他身旁,明几许吩咐道,“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城门缓缓向内打开,沉重的门轴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两名守军将领带着一队士兵迎了上去,先仔细检查了众人的兵器,确认无异常后,才领着狼筝等人策马入城。
  刚进城门,狼筝与诺玛等人便忍不住抬眼打量,原以为明州刚经历过数月血战,即便守住了城,也该是断壁残垣,一片萧条,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满是惊讶,街道虽还有些修补的痕迹,却干干净净,铺子开门纳客,百姓提着菜篮往来,甚至有孩童凑过来看他们的服饰,眼中满是好奇而非恐慌。
  路边还有工匠在修补零星破损的院墙,动作麻利,脸上带着安稳的笑意。
  “这……明州恢复得竟这样快?”月国使者忍不住低声惊叹,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我等来时还听闻,明州曾被西域联军砸开城墙缺口,没想到短短时日,竟已这般井然有序。”
  孔雀国使者也点头附和,目光扫过路边巡逻的士兵,又看向雁萧关与明几许的方向,语气渐渐带上了官腔,“久闻雁萧关王爷与明几许王妃智谋过人、治军有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明州能在战火后迅速安定,足见二位治理之才,实乃大梁之幸,亦是周边小国之幸啊。”
  他一边说,一边拱手致意,话里话外尽是客套,却迟迟不提来意。
  狼筝本就心急如焚,听着使者这般打官腔,脸上的焦虑更甚,忍不住皱紧眉头。可那使者却像是没察觉,依旧慢悠悠地说着场面话,夸赞明州的防御工事,又提及狼山与明州往日的情谊,絮絮叨叨没个尽头。
  一直到落座,客气话仍不绝于耳。
  “王爷、王妃,”狼筝终于按捺不住,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直接上前一步,对着雁萧关与明几许深深躬身,声音急促又带着几分恳求,“客套话不必多讲,今日我等前来,是求二位出手相助,再晚些,狼山与月国、孔雀国,恐怕都要损失惨重。”
  这话一出,旁边几位打官腔的使者也收了话,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雁萧关见状,连忙示意狼筝起身,“狼首领不必多礼,快起身说话,究竟发生了何事,我尚摸不着头脑呢。”
  狼筝直起身,眼眶微微泛红,眼中满是焦虑,声音带着愤怒,“自西域联军兵败明州后,带着残余的兵力,带着火炮,屡次侵扰狼山、月国与孔雀国等国。”
  “他们有火炮,我们三国兵力根本抵不住他们的攻势,本想效仿明州,赶制火炮与火器来抵御,可一来时间太过仓促,二来造火炮需要的技艺实在太高,我们三国的工匠此时连火药的配比都摸不透,至今连一门像样的火炮都没造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